[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深通道的缝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7120.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汪代文;银和平;王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零二零(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A61B17/0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深通 缝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深通道的缝合装置,包括壳体和缝合组件,所述缝合组件包括勾线杆、穿刺针、第一推针和第二推针;其中,所述勾线杆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顶端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为倒L形,其顶端的横向部分形成有用于供穿刺针通过的孔;所述穿刺针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穿刺针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穿刺针设置于勾线杆的中空结构中;所述第一推针、第二推针均设置于穿刺针的中空结构中;所述第一推针用于推动第一线棒,所述第二推针用于推动第二线棒。本发明降低了缝合操作的难度,有利于缝合后伤口的恢复,且还可以实现在长300毫米以上的通道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深通道缝合的单针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组织例如皮肤、骨骼等受伤裂开或者某些在皮肤内部进行的手术完成后,常常需要对伤口进行缝合,进而修复损伤,缝合的过程往往会借助单针缝合装置进行,缝合装置能够避免缝合针在组织内来回穿梭过程中划伤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提高了缝合效率,而传统的缝合装置往往只针对较浅的伤口进行缝合,当伤口较深时,缝合也是比较困难,不易操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在深通道内实现缝合功能的缝合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缝合装置:包括壳体和缝合组件;
所述缝合组件包括勾线杆、穿刺针、第一推针和第二推针;
其中,所述勾线杆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顶端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为倒L形,其顶端的横向部分形成有用于供穿刺针通过的孔;
所述穿刺针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穿刺针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一开口;
所述穿刺针设置于勾线杆的中空结构中;
所述第一推针、第二推针均设置于穿刺针的中空结构中,所述第一推针用于推动第一线棒,所述第二推针用于推动第二线棒;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推针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顶端用于推抵第二线棒,所述第二线棒为中空的管状线棒;
所述第一推针穿设与第二推针和第二线棒的中空结构中,其顶端用于推抵第一线棒。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的针头为分段结构,包括第一针段和第二针段,所述第一针段具有第一延伸表面,所述第二针段具有第二延伸表面,所述第一针段的纵向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针段的纵向长度,并且所述第一延伸表面两纵向端点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延伸表面两纵向端点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进一步的,还包括穿刺针控制部件,所述穿刺针控制部件包括旋钮、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与穿刺针连接,所述旋钮通过齿轮带动齿条运动。
进一步的,
还包括第一推针控制部件和第二推针控制部件;
所述第一推针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滑块上的第一推钮和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推钮与第一推针连接;
所述第二推针控制部件包括第二滑块、设置于第二滑块上的第二推钮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推钮与第二推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第一推钮和第二推钮快速复位的弹性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勾线杆侧面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缝合组件还包括线管,所述线管设置于凹槽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零二零(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二零二零(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7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