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断裂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7659.6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3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振;韩笑;袁园;陈彬;章鹏;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88;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断裂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断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包括:
S1:将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记录循环数据,所述循环数据包括循环次数、充放电容量及能量;
S2:计算待测电池每次充放电循环的充电或放电平均电压拟合平均电压与循环次数方程将ni次循环拟合与第ni次实际值相减,若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判定为异常循环;根据异常循环的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值与电量值变化拟合充放电曲线QI-U,若存在数据点脱离充放电曲线QI-U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充放电循环数据,则判定电池存在极耳断裂故障;若存在数据点脱离充放电曲线QI-U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充放电循环数据,则对充放电容量Q作微分处理,建立dQ/dV曲线,检测异常循环充放电过程的dQ/dV-V曲线的峰谷间斜率;
S3:若异常循环充放电过程的dQ/dV-V曲线氧化或还原峰斜率的绝对值有一个小于预设斜率阈值,则判定电池存在极耳断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断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循环的充放电制式为:
充电过程包括:以C1恒流充电至电池电压为Vm,截止电流C2,静止t分钟后以C1放电至电池电压为Vn,
其中,C1、C2为设定电流,Vm、Vn分别任为电池的最高允许电压与放电截止电压;
放电过程为恒流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断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平均电压的计算方法:
其中,∫u(t)I(t)dt为放电能量,∫I(t)dt为电池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断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异常循环的方法包括:
根据每次充放电循环的放电平均电压拟合平均电压方程平均电压曲线表示对n的函数,表示第i次充放电循环的平均电压,表示第i次充放电的放电平均电压理论值,若则将充放电循环i作为异常循环,
其中,σ1为第一预设阈值,i∈[1,n],n为充放电循环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断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充放电曲线检测方法包括:
计算第n次循环充电或放电平均放电电压异常对应的充电或放电曲线,
若|Vn-Vn-1|σ1或|Vn+1-Vn|σ1,则判定为电池内部极耳有断裂;
其中,Vn、Vn-1以及Vn+1分别表示第n个电压采样值、第n-1个电压采样值以及第n+1个电压采样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断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氧化或还原峰斜率的方法包括:
获取dQ/dV曲线上的还原峰最小值点,分别表示为D1、D2…Dn,
获取dQ/dV曲线上每两个最小值点间的最大值点,分别表示为G1、G2…Gn-1;
获取每两个最值点之间的斜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断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异常循环充放电过程的dQ/dV曲线的峰谷间斜率的方法包括:
建立式组A:
若式组A中满足至少一个条件,则判定电池内部存在极耳断裂故障,
其中,σkn、σ′kn均为设定斜率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未经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76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