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模谐振的宽带低剖面双频多波束贴片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8438.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0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能武;梁宇栋;祝雷;傅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25/04 | 分类号: | H01Q25/04;H01Q5/10;H01Q5/28;H01Q5/314;H01Q5/321;H01Q1/38;H01Q1/48;H01Q1/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欣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1 | 代理人: | 葛勤;程光慧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谐振 宽带 剖面 双频 波束 天线 | ||
1.一种基于多模谐振的宽带低剖面双频多波束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矩形辐射贴片、介质层和接地板;还包括向所述矩形辐射贴片馈电的同轴探针;
所述矩形辐射贴片与接地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使TM1/2,1模式实现单波束辐射的第一短路部件组、用于形成使TM1/2,0模式实现双波束辐射的第二短路部件组以及用于使TM3/2,1模式实现单波束辐射且使TM3/2,0模式实现双波束辐射的第三短路部件组;
所述第一短路部件组位于矩形辐射贴片的一短边侧;所述第二短路部件组为两组,分别位于矩形辐射贴片的另一短边旁的两个角上;所述第三短路部件组位于所述第一短路部件组与所述第二短路部件组之间;所述同轴探针与矩形辐射贴片接触连接,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短路部件组与所述第三短路部件组之间且偏离矩形辐射贴片的对称轴;
所述第三短路部件组位于TM3/2,0模式和TM3/2,1模式的电场零点处;所述第三短路部件组由第三金属柱构成,且所述第三金属柱呈一字型排列;
所述第一短路部件组由第一金属柱构成;所述第一金属柱呈一字型排列且从矩形辐射贴片的一长边旁排列至另一长边旁;
所述第三金属柱的中心连线、所述第一金属柱的中心连线均与矩形辐射贴片的短边平行;两组所述第二短路部件组关于垂直于矩形辐射贴片短边的中轴对称;
天线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自由空间波长为λ0,所述矩形辐射贴片的长度为L,宽度为W,其中,0.7λ0L0.77λ0,0.32λ0W0.35λ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谐振的宽带低剖面双频多波束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二短路部件组之间的中心的距离为P;其中,0.255λ0P0.264λ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模谐振的宽带低剖面双频多波束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短路部件组由5个直径为R3的第三金属柱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金属柱之间的间距为S,其中,1.6R3S1.7R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模谐振的宽带低剖面双频多波束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柱的直径为R1,其中,R1R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模谐振的宽带低剖面双频多波束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短路部件组为一直径为R2的第二金属柱,其中,R3R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模谐振的宽带低剖面双频多波束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短路部件组由若干直径为R4的第四金属柱构成,所述第四金属柱围成一直径为R5的圆形,其中,R3R5,R40.5R5。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基于多模谐振的宽带低剖面双频多波束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其中,2εr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模谐振的宽带低剖面双频多波束贴片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为方形介质板,边长为a;所述接地板为方形金属地板,边长为b;所述贴片天线的剖面总厚度为H,其中,0.9λ0aλ0,0.9λ0bλ0,0.036λ0H0.048λ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84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