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露天矿分区开采工艺的开采方案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8500.6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4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伟;张靖;曹博;柴森霖;吕进国;于秋宇;李浩然;郭伟强;黄云龙;王青旭;王东;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7/00;E21C41/2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露天矿 分区 开采 工艺 方案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露天矿分区开采工艺的开采方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矿床地质模型、采场排土场现状模型及资源开采条件进行分析;
步骤S2,确定边坡的形态及参数;
步骤S3,对排土场边坡形态及参数进行优化;
步骤S4,圈定开采境界、划分采区及确定开采顺序方案;
步骤S5,确定当前采区及其相邻采区间端帮的采排方案;
步骤S6,确定剥采程序、采区间过渡接续方案及采场,制定排土场建设发展规划;
步骤S7,编制采排工程进度计划及实施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露天矿分区开采工艺的开采方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01,分析矿床地质模型、采场排土场现状模型,采用带约束的Delaunay三角网凸包算法构建露天矿地形、采场、排土场、地质界面三维模型DEM;采用基于多层DEM的包络面固化成体构模法建立三维地质实体模型SOLID;
步骤S102,分析资源开采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露天矿分区开采工艺的开采方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分析采场工程地质特征,调查露天矿剥采工程现状、发展规划情况以及采场、排土场边坡地质概况,统计分析露天矿滑坡历史及变形情况;总结以往的工程地质调查成果,明确各层岩性、厚度,裂隙发育状态及特征、与边坡稳定性有关的地质构造、软弱层(面)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接触关系及接触面的特征,判定边坡的坡体结构类型,定性评价边坡稳定性,确定重点研究区段;
步骤S202,分析与确定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步骤S203,分析采场边坡工程地质特征、潜在滑坡模式、变形破坏机制;
步骤S204,分析采场边坡稳定性及确定边坡形态参数,根据边坡重要程度、服务年限选定不同时期、区段和类型边坡的安全储备系数,对采场典型工程位置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和评价,分析边坡形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采场到界边坡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不同形态边坡稳定性分析,确定内、外排土场的边坡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露天矿分区开采工艺的开采方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分析确定排弃物料及排土场基底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步骤S302,分析外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及确定形态参数;
步骤S303,分析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及确定形态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露天矿分区开采工艺的开采方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圈定开采境界;
步骤S402,分析确定合理工作线长度及生产规模;
步骤S403,确定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方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露天矿分区开采工艺的开采方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确定采场、排土场工作线布置及发展方式;
步骤S602,制定相邻采区转向期间剥采排工程过渡接续方案;
步骤S603,制定采场、排土场建设发展规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露天矿分区开采工艺的开采方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确定开采工艺及开采参数;
步骤S701,建立模拟开采模型;
步骤S701,确定生产模式、二量留设标准分析及合理推进强度;
步骤S701,确定年度计划工程位置及采剥工量;
步骤S701,规划剥离物流向流量及开拓运输系统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85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