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邮轮生产的片段线输送平台和输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9876.9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3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顾胜;丛焕武;刘营;宋旭;钱正龙;秦左免;孙茂新;芦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邮轮 生产 片段 输送 平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邮轮生产的片段线输送平台,输送平台上依次设有激光拼版焊接工位、打磨划线切割工位和纵骨装焊工位,激光拼版焊接工位和打磨划线切割工位之间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进料区域平台、铣边焊接区域平台、出料区域平台和打磨划线切割工位区域平台,进料区域平台上设有第一输送链,输送装置包括进料门架和出料门架;激光拼版焊接工位、打磨划线切割工位和纵骨装焊工位均设置有固定片轮式组合平台,固定片轮式组合平台由片轮架和设在片轮架上的若干个单片轮组件构成。使用时,整个输送过程流畅,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需求,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使得生产过程更安全,质量更可靠,同时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体片体输送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邮轮生产的片段线输送平台和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船体片体输送系统是片段生产线的重要设备,片段线地面系统用于钢板和片段的传输和操作平台,把生产线各个工位互相联接起来,输送系统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整条生产线的生产节拍。
目前国内船厂片体输送方法大多采用滚轮平台和输送链、输送辊道等,片体在各工位输送过程中还需要依靠行车吊装转运,输送位置不精确,各工位不能实现联动,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因此,急需要一种输送精准、可以实现各个工位联动的输送平台以及一种新的输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邮轮生产的片段线输送平台和输送方法,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输送位置不精确、各工位之间不能联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邮轮生产的片段线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输送平台上依次设有激光拼版焊接工位、打磨划线切割工位和纵骨装焊工位,激光拼版焊接工位和打磨划线切割工位之间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进料区域平台、铣边焊接区域平台、出料区域平台和打磨划线切割工位区域平台,进料区域平台上设有第一输送链,输送装置包括进料门架和出料门架。
优选的,纵骨焊接工位的固定片轮式组合平台上设有第二输送链,纵骨焊接工位设有与第二输送链配合的侧边夹持小车,固定平台的末端设有横移小车;第一、第二输送链包括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相连的链条,链条上设有链条导向架和夹紧装置。
进一步,进料区域平台为固定片轮式组合平台,进料区域平台上设有固定辊道梁,第一输送链包括若干条并列设置的链条,进料门架设置于铣边焊接区域平台的进料侧,出料门架设置于打磨划线切割工位的出料侧。
一种用于邮轮生产的片段线输送平台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输送步骤如下:a、将进料区域平台上的钢板片体通过第一输送链送到固定位置,然后进料门架将钢板夹住并调整位置后,送至激光拼版焊接工位,进行铣边焊接;b、出料门架将焊接后的钢板送至打磨划线切割工位,进行钢板片体的打磨、划线和切割工作;c、侧边夹持小车将焊接后的片体送到纵骨焊接工位,完成纵骨焊接后,侧边夹持小车将钢板片体送至横移小车前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改进方案,输送平台上依次设有激光拼版焊接工位、打磨划线切割工位和纵骨装焊工位,钢板在本工位可全自动完成送料、钢板位置调整、压紧、铣削板边、拼缝焊接和出料,大大提高了输送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输送位置准确、稳定;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中,激光拼版焊接工位和打磨划线切割工位之间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进料区域平台、铣边焊接区域平台、出料区域平台和打磨划线切割工位区域平台,整个输送过程流畅,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需求,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3、本发明的运输设计方式工作支撑平整、移动稳定、位置精确、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9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