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丁酮和水杨醛缩氨基三氮唑席夫碱的铜(Ⅰ)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9967.2 | 申请日: | 202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王雅洁;蒋毅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A61P31/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丁酮 水杨 氨基 三氮唑席夫碱 配合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丁酮和水杨醛缩氨基三氮唑席夫碱的铜(Ⅰ)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称取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8‑12mg,CuCl 4‑6 mg或CuBr 6‑8 mg于一端封口的玻璃管中,并加入1.0‑3.0 mL丁酮,震荡,使其充分混合;再放置真空条件下将玻璃管的另一端密封;(2)将上述密封的玻璃管置于110‑130℃烘箱中反应,反应60‑80小时后停止加热,然后以每小时10℃降温至室温,得到无色长条状晶体,即铜(Ⅰ)配合物产物。本发明产物中的5,13‑二甲基‑3,11‑二氢‑5H‑5,11‑甲基苯并[g][1,2,4]三唑并[1,5‑c][1,3,5]恶二唑嗪是一种新型的多环化合物,可作为中间体应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其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与抗癌活性,具有重要的潜在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配合物及其原位合成方法,具体是基于丁酮和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的铜(Ⅰ)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现的原位合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原位合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在反应体系内原位生成一种或几种新型的化合物。通过原位合成,可以获得其他合成方法难以获得的化合物。
目前虽有不少文献报道了原位配体反应,但未见有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见(1)式)与溶剂丁酮发生反应生成5,13-二甲基-3,11-二氢-5H-5,11-甲基苯并[g] [1,2,4]三唑并[1,5-c][1,3,5]恶二唑嗪(简写为HL,其结构见(2)式),进而生成铜(Ⅰ)配合物的报导。
所述的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的结构式如(1)所示:
(1)
所述的5,13-二甲基-3,11-二氢-5H-5,11-甲基苯并[g] [1,2,4]三唑并[1,5-c][1,3,5]恶二唑嗪(HL)的结构式如(2)所示:
(2)。
发明内容
为了获得新的5,13-二甲基-3,11-二氢-5H-5,11-甲基苯并[g][1,2,4]三唑并[1,5-c][1,3,5]恶二唑嗪配合物,本发明公开了以丁酮和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为原料的两种铜(Ⅰ)配合物及这两种配合物的原位合成方法。
本发明第一种,基于丁酮和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的铜(Ⅰ)配合物,化学式为[Cu(HL)2Cl],其中HL=5,13-二甲基-3,11-二氢-5H-5,11-甲基苯并[g][1,2,4]三唑并[1,5-c][1,3,5]恶二唑嗪,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配合物的结构式如(3)所示: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工学院,未经柳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9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