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0185.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0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孙阔;龙跃;王杨;张振华;庞暄;秦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G3/3233;G09F9/33;H10K59/60;H10K59/65;H10K59/12;H01L2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驱动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提高显示效果。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第一周边区和第二周边区。第一周边区位于第一显示区外,第二周边区位于第二显示区外,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多个发光器件、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和选通电路。多个发光器件设置于衬底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多个第一像素电路设置于衬底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周边区内。选通电路设置于衬底上,并与多个发光器件和多个第一像素电路耦接。选通电路被配置为将每个第一像素电路与至少两个发光器件分时导通,以驱动与第一像素电路相导通的发光器件发光。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时代的到来,高屏占比已成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屏占比是指显示屏的屏幕面积与显示屏整个正面的面积的比例。将显示屏设计成带有凹槽区(Notch区)的异形显示屏,例如刘海屏、水滴屏等,凹槽区可以安置显示屏的传感器,例如摄像头、光线传感器等,来提高屏幕的屏占比。然而,上述异形显示屏并不是真正的“全面屏”,显示屏的凹槽区无法实现显示,降低了屏占比。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将传感器设置于显示屏之下,例如在显示屏下放置摄像头,这样传感器上方的显示屏的区域既能实现传感功能,也能实现显示,从而提高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可提高显示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第一周边区和第二周边区。所述第一周边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外,所述第二周边区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外。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多个发光器件、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和选通电路。所述多个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周边区内。所述选通电路设置于所述衬底上,并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和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耦接,所述选通电路被配置为将每个第一像素电路与至少两个发光器件分时导通,以驱动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相导通的发光器件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选通电路包括:多条控制信号线、多条驱动信号线和多个晶体管。所述多条驱动信号线与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耦接。每个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控制信号线耦接,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极与驱动信号线耦接,所述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驱动信号线同层设置;所述多条驱动信号线呈透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分为第一发光器件列和第二发光器件列,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列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列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列中的一行发光器件所耦接的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列中的对应行发光器件所耦接的晶体管,与同一条控制信号线耦接。在每列发光器件中,相邻两行发光器件所耦接的两个晶体管通过不同的驱动信号线与不同的第一像素电路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列发光器件所耦接的晶体管与每列第一像素电路耦接,一列第一像素电路包括N个第一像素电路,N为大于1的整数。在一列发光器件中的每N行连续分布的发光器件所耦接的晶体管,分别与一列第一像素电路中的N个第一像素电路依次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列第一像素电路包括两个第一像素电路。在与该列第一像素电路耦接的一列发光器件中,奇数行发光器件所耦接的晶体管与所述两个第一像素电路中的一个第一像素电路耦接,偶数行发光器件所耦接的晶体管与所述两个第一像素电路中的另一个第一像素电路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耦接同一第一像素电路的晶体管与同一条驱动信号线耦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0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极片及电池包
- 下一篇:便携式智能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