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4-二氮杂螺[5,5]十一烷-3-酮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0639.4 | 申请日: | 202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4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林风;谭翔晖;时彬;周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普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1/38 | 分类号: | C07D24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2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氮杂螺 十一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4‑二氮杂螺[5,5]十一烷‑3‑酮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中间体技术领域。以环己酮为原料,与硝基甲烷在氨水中反应,得到1‑硝基甲基环己胺;接着加入过量盐酸,在醇溶剂中钯/碳催化加氢得到1‑氨基甲基环己胺二盐酸盐;接着加入无机碱解离后,与卤乙酰卤/卤乙酸酯反应得到1,4‑二氮杂螺[5,5]十一烷‑3‑酮。该合成方法反应步骤少,操作可以连续进行,原料易得,得到产品HPLC纯度大于99.0%,具备潜在的工业化放大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4-二氮杂螺[5,5]十一烷-3-酮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中间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4-二氮杂螺[5,5]十一烷-3-酮,英文名:1,4-Diaza-spiro[5.5]unde can-3-one,CAS:1547757-91-4,螺杂环化合物是有机杂环化合物在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广泛存在于天然化合物中,近年研究重点是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螺杂环化合物。
1,4-二氮杂螺[5,5]十一烷-3-酮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重要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引起了化学和药物化学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是合成降食欲肽的中要中间体,该类化合物合成的药物具有舒张心血管、调节钙离子、治疗阿尔默茨病、明显改善进食或睡眠障碍等广泛生物活性,在医药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活性。
其中,螺[5,5]十一烷-3-酮是合成作为螺杂环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经过多种不同的路线来合成。其中专利WO2018/5865,2018,A1介绍1,4-二氮杂螺[5,5]十一烷-3-酮合成方法中,其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应用到像三甲基硅氰和钛酸异丙酯这样价格较高的试剂,并用到四氢铝锂危险试剂,其在放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公开专利或文献中,对于该化合物研究较少,因而有必要对1,4-二氮杂螺[5,5]十一烷-3-酮进行合成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提供更优、原料易得,安全稳定的反应路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以环己酮为原料,与氨水与硝机甲烷混合条件下得到1-硝基甲基环己胺盐酸盐IM1;随后与盐酸与钯/碳在有机醇溶剂中加氢得到1-氨基甲基环己胺盐酸盐IM2;随后与无机碱解离后,与氯乙酰氯反应得到1,4-二氮杂螺[5,5]十一烷-3-酮IM3。
本发明所述一种1,4-二氮杂螺[5,5]十一烷-3-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氨水与硝基甲烷混合,与环已酮反应得到1-硝基甲基环己胺,加入过量盐酸得到1-硝基甲基环己胺盐酸盐溶液;
第二步:1-硝基甲基环己胺盐酸盐溶液在钯/碳存在下氢化反应,得到1-氨基甲基环己胺二盐酸盐;
第三步:将1-氨基甲基环己胺二盐酸盐在碱和卤乙酰卤反应得到1,4-二氮杂螺[5,5]十一烷-3-酮。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步所述氨水与硝基甲烷混合温度在-10℃~5℃,加入环已酮后室温反应。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步所述环已酮、氨水与硝基甲烷摩尔比为1:3.0-4.5:1.25-1.35;所述过量盐酸为环己酮加入量的2-3当量。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步所述钯/碳选自5%或10%,溶剂选自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或四氢呋喃。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步氢气压力为0.1-0.4Mpa,反应温度为20-60℃。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步卤乙酰卤选自氯乙酰氯或溴乙酰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普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普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0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的减震夹持装置
- 下一篇:平面正交多轴向承台钢筋智能化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