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顶管穿越江河大堤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0907.2 | 申请日: | 202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鲁开明;何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4 | 分类号: | E02B3/04;E02D17/04;E02D29/02;E02B3/1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穿越 江河 大堤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顶管穿越江河大堤施工工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顶管井深基坑施工;步骤2:大堤迎水面防渗透墙施工;步骤3:大堤背水面土体加固;步骤4:顶管施工结束后的施工;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建设成本投入,避免大堤、江滩及堤内开挖,杜绝防洪风险,同时降低整体工程造价,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工法,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顶管穿越江河大堤施工工法,属于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经常需要在江河地段进行现场施工操作。随之而来 的便是国家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 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施工工 法存在工程造价高,工程周期长以及施工过程困难的问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大直径顶管穿越江河大堤施工工法,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建设成本投入,避免大堤、江滩及堤内开挖,杜绝防洪风险,同时降低整体工程造价,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直径顶管穿越江河大堤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顶管井深基坑施工;
步骤2:大堤迎水面防渗透墙施工;
步骤3:大堤背水面土体加固;
步骤4:顶管施工结束后的施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泵站区域顶管井,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顶管井深基坑支护形式,施工顶管井结构,并在顶管井背靠区域施工加厚混凝土结构墙,以抵消顶管反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大堤迎水面防渗透墙施工,具体如下:在大堤迎水面,使用高压旋喷桩或者压密注浆的形式,建设防渗墙,防止顶管穿越大堤后对迎水坡产生不可逆的破坏,同时防止降水沿着管道外壁向大堤渗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3:大堤背水面土体加固具体如下:大堤背水面,采用三轴搅拌桩、MJS或者高压旋喷桩对顶管穿越区域进行加固,防止顶管穿越顶管井结构和地连墙之后进入土层时的水土流失,对大堤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4:顶管井结构施工,具体如下:
顶管使用内径3000mm,壁厚32mm的预加工钢管,管节之间采用气体保护焊连接,焊缝等级为I级,焊接冷却之后使用超声波对焊缝进行质量检测;
顶管使用液压动力,反力作用在背靠墙上;
顶进过程中,使用红外线跟踪行进偏差,利用顶管端部千斤顶和可动刀盘进行及时纠偏;
顶管端部刀盘腔内,利用反循环泥浆进行土体置换;
顶管管道外壁,充填优质泥浆形成泥浆套,对管道外壁和土体进行润滑,减小摩擦阻力;
顶管结束后,对防渗墙被顶管破坏的区域进行压密注浆加固,并使用高压注入水泥浆的方式,将管壁外侧泥浆套进行置换加固,让管道外壁与土体紧密结合,防止管道上浮或者下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4:顶管施工结束后的施工,具体如下:顶管施工作业结束后,应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
1) 大堤迎水面防渗墙压密注浆加固;
2)管道外壁与土体之间泥浆套的置换与注浆;
3)顶管井内闸门安装;
4)顶管端部掘进机拆除吊运;
5)管道端部与开挖埋管段的连接;
6) 埋管段抛石回填及迎水坡大堤加固;
7)通水试验及正式通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0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产生具有明暗边界的光分布的机动车大灯用的照明单元
- 下一篇:树脂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