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切断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0971.0 | 申请日: | 202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兰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兴鑫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9/04 | 分类号: | F16N39/04;F16N21/00;F16N19/00;B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5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钢筋 切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切断机,其结构包括行走轮、电机、衔接杆、皮带、刀具、润滑结构、钢筋出入口、机体;机体的前后两侧皆安装有行走轮,本发明通过润滑油器的电热棒的设计,在电热棒通电后,散热热量,再通过导热体的热量进行传导热量,对放置在油腔的是固体润滑油进行液化,这样无论什么样的温度环境下,都不会发生润滑油凝固阻滞的问题,本发明两个雾化结构正对着刀具的上下两侧,不仅实现对刀具的刀座上下进行润滑,因为是雾化状态的润滑油,不用上下移动即可对刀具的上下两个部位进行润滑,避免刀具被卡死在里面不易滑出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切断机。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钢筋这种建筑材料是必不可缺少的,而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钢筋进行裁切,一般事采用钢筋切断机进行切割,现有是刀座的两条横油槽相距宽,而冲切行程只有5mm,中间油20mm钢筋切断机刀片的刀座得不到足够得油,特别是两侧,不能往返,耗油多,因此,常常出现钢筋切断机刀片的刀座滑动面容易磨伤,有时被卡死在里面不易滑出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切断机,其结构包括行走轮、电机、衔接杆、皮带、刀具、润滑结构、钢筋出入口、机体;所述机体的前后两侧皆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机体的水平右侧通过衔接杆安装有电机,所述机体的后侧面安装有皮带,所述皮带和电机机械连接,所述皮带和刀具之间采用曲柄结构机械连接,所述机体的水平左侧则开有钢筋出入口,所述钢筋出入口靠近皮带的那端则安装有刀具,所述刀具和钢筋出入口活动配合,所述刀具的后侧则安装有润滑结构。
所述润滑结构设有架板、安装桁架、润滑油器、电磁阀、管道、雾化结构;所述架板的上下两端安装有雾化结构,所述雾化结构通过管道和润滑油器机械连接,所述润滑油器安装在架板正中间,所述架板安装在安装桁架上,所述安装桁架固定在机体和刀具相对的内壁顶端,所述管道的正中间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和机体的电源系统电连接,两个雾化结构正对着刀具的上下两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雾化结构包括衔接环、软管、喷头、喷孔、安装卡环,所述喷头的外表面安装有安装卡环,所述喷头和卡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卡环和机体机械连接,所述喷头上开有两个以上的喷孔,所述喷头另一端则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另一端则活动设有衔接环,所述衔接环和软管活动卡合,所述衔接环和管道卡合,顺流而来的液态润滑油从管道流动至喷头处,经由喷头喷洒而出,形成雾化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喷孔靠近软管的那一端的端面直径要大于另一端,形成截面面积为梯形的结构,通过的润滑油的端面的直径缩小,更容易形成细小的水珠,实现雾化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衔接环的内壁上附着有一块韧膜,因为韧膜的表面光滑,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软管伸长,韧膜绷直,软管缩短,韧膜放松,润滑油在输送过程中,流动顺利,也不会积存在软管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润滑油器包括壳体、安装片、导热体、电极片、电热棒、出油口、油腔,所述壳体的正中间安装有电热棒,所述电热棒的外围包围了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为环体,所述导热体靠近壳体的底面水平两端安装有两个安装片,所述安装片的另一端则固定在壳体内壁上,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正中间开有出油口,所述电热棒远离壳体内壁的顶端则安装有两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和机体的电源系统电连接,所述出油口和管道连通,所述壳体和导热体之间的空间为油腔,所述油腔中安装的是固体润滑油,电热棒通电后,散热热量,再通过导热体的热量进行传导热量,对放置在油腔的是固体润滑油进行液化,这样无论什么样的温度环境下,都不会发生润滑油凝固阻滞的问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热体为环形结构并且其环体正中间上还开有两个以上的锲形口,用于散热,避免热量过载的问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以上的细口,方便取用润滑油,也避免润滑油固化后,无法取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兴鑫钢铁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兴鑫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0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