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温保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1006.5 | 申请日: | 202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4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沈杰;张文健;娄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8;C12M1/00;A61M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保温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恒温保温装置,包括保温袋部分、恒温控制部分、循环动力部分、保温袋的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保温袋两侧设有粘扣带,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隔离带,两个角上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进液口与进液管路相连接,出液口与出液管路连接,进、出液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恒温控制部分;所述的循环动力部分安装在进液管路或出液管路上。本发明采用恒温液体循环的方式来进行保温,保温袋内部有多条均匀分布的隔离带,恒温液体在保温袋内流动,使保温袋内温度均匀;并且使用液体作为保温介质,减小温度波动,保证恒温效果。本发明使用过程中温度稳定,且装配简易,使用方便,液体循环利用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恒温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肝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肝衰竭的手段,包括已经临床应用的非生物人工肝和尚在研发阶段的生物人工肝。无论非生物人工肝还是生物人工肝在使用时均需要进行体外循环,即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人工肝治疗后流回体内,因此,在治疗期间均涉及血液保温问题。目前常用的比较简便的保温仪是将血液回到患者体内之前的管路包裹到保温套内进行加温和保温至37度,但这种保温仪的保温套长度有限,实际效果一般。非生物人工肝如树脂吸附柱、血液灌流器等使用时内部充满血液或血浆,此处温度容易下降;而生物人工肝系统中作为体外解毒场所的生物反应器是血浆和肝细胞物质交换的场所,容纳血浆也较多,同样是温度容易损失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温度降低对生物反应器中肝细胞发挥功能是不利的。因此,针对人工肝特别是生物人工肝生物反应器的恒温保温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现已公开的一些恒温保温装置多采用电热丝加热的方式,例如CN111473511A、CN211093201U,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但这种加热方式不容易达到温度的均匀,在靠近电热丝局部温度高;此外,电加热的恒温模式通常温度波动较大,即电热丝加热时温度升高,不加热时温度降低,实际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因此,这种恒温保温模式对含有活的肝细胞的生物反应器的保温或管路中含有血细胞的血液的保温均不是最理想的。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电加热式恒温保温装置存在温度不均匀和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液体的恒温保温装置,其优点是通过恒温液体循环流动进行保温,温度均匀且波动小,特别适合用于对含有活细胞成分物体的恒温保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恒温保温装置采用的技术设计是包括:保温袋部分1、恒温控制部分2、循环动力部分3、保温袋的进液管路4和出液管路5;其中:所述的恒温保温装置中,保温袋1部分其特征在于:保温袋1两侧分别设有粘扣带A9和粘扣带B10,使保温袋1包裹人工肝或生物反应器后靠粘扣带A9与粘扣带B10的粘合进行固定;保温袋1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隔离带6,交错间隔密封于保温袋1一侧边,使保温袋1内部形成盘曲的液体流动通路;此外,保温袋1的一个角上设有进液口7,供液体进入保温袋1;另有一个角上设有出液口8,供液体流出保温袋1。
所述的进液口7与进液管路4相连接,出液口8与出液管路5连接,进、出液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恒温控制部分2;并且在进液管路4或出液管路5上安装有循环动力部分3。在循环动力的驱动下,恒温液体从恒温控制部分进入进液管路4流入保温袋1内部,沿隔离带6流动至出液口8,经出液管路5回到恒温控制部分2。如此不断循环,利用恒温控制部分2的恒温液体不停在保温袋内部循环,达到保温袋恒温保温的效果。
为实现利用恒温液体进行保温的目的,所述的一种恒温保温装置,其中保温袋1内层为防水材料,由隔离带分隔后形成液体流动通道;保温袋外层将内层的防水材料全部包裹,其中一面使用较厚的保暖材料作为外侧面利于保温,保暖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棉、聚酯纤维、PVC;另一面使用较薄材料作为接触人工肝或生物反应器的内侧面以利于温度传导,内侧面材质包括但不局限于天然纤维、人造纤维。
本发明中,温度控制的关键部分是恒温控制部分2,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恒温控制装置。所述的恒温控制部分2可使用商品化的恒温水浴装置,例如恒温水浴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1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钢结构防倾倒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变速箱驻车棘爪自动压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