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示波器放大区域的显示方法及示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1467.2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9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明;王永添;周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3/02 | 分类号: | G01R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白雪瑾;郭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示波器 放大 区域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示波器放大区域的显示方法及示波器,所述的示波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时基电路、波形映射模块和控制处理模块。由于其根据用户输入的用于搜索特征事件的命令和特征事件参数,确定待搜索的特征事件以及特征事件的位置信息,再根据特征事件的位置信息与之前帧特征事件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大小关系自动调节放大区域的位置信息,使得示波器能够根据每帧主窗口信号数据中特征事件的变化而自动调节放大区域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示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示波器放大区域的显示方法及示波器。
背景技术
现代测试测量领域为了应对电子产品设计的日益复杂,示波器正朝着高带宽、高采样率以及高存储深度发展。如目前主流的示波器存储深度都达到了100Mpts以上,用户要在如此海量的信号数据中快速定位到感兴趣的特征事件,例如某个波形的下降沿、某个波形的上升沿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为了观测信号的特征事件通常的做法是打开2个窗口,主窗口通常设置一个较大的时基,这样可以观察到更长时间范围的波形;放大窗口通常设置一个较小的时基,方便观测信号的特征事件的细节。请参考图1,图1包括两个用于显示波形的窗口,靠上的窗口为主窗口,其用于显示频率为1KHz的方波,靠下的窗口为放大窗口,其用于显示主窗口中一个周期方波中非触发点的下降沿,以便用户观察该下降沿的抖动情况,为方便观察该下降沿的抖动范围,图1的放大窗口设置了无限余辉模式(将历史采集的波形全部显示在屏幕上)。
由于观测信号的特征事件的位置常常发生变化,需要经常调整主窗口所显示波形中放大区域的位置,使得用户需观测的信号的特征事件刚好显示在放大窗口内,再通过调节放大窗口的时基参数,用户就能够观测到信号的特征事件的细节。现有示波器通常通过用户手动调整主窗口所显示波形中放大区域的位置,例如对于支持触摸屏的示波器,可以通过手势操作移动放大区域的位置,但通常情况下放大区域在主窗口中的占比太小,如图1所示仅占比0.0001,通过手势操作的方式很难选中需要放大的区域;而对于非触摸屏的示波器,请参考图2,可通过用户输入键盘设置放大区域的位置,比如通过设置“延时”值来调节放大区域的位置,该方式虽然可以精确设置放大区域的位置,但只能通过用户反复设置“延时”值才能使待观测的特征事件刚好显示在放大窗口中。
如上所述,通过现有的方式将放大区域显示在放大窗口的操作非常繁琐,此外当信号的参数发生改变时还需要重新设置放大区域的位置,给用户测试带来很大不便,请参考图3,当图1中信号的频率由1KHz变为1.1KHz时,用户需要观测的信号的下降沿已经偏离放大窗口了,导致用户无法观测到信号中感兴趣的特征事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示波器放大区域的显示方法及示波器,其能够自动调节放大区域的位置。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示波器,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每个通道输入的信号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当前帧的第一信号数据;
参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用于搜索特征事件的命令和用户输入的特征事件参数;
特征搜索单元,用于根据搜索特征事件的命令和特征事件参数在所述当前帧的第一信号数据中确定待搜索的特征事件以及所述特征事件的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帧的第一信号数据中特征事件的位置信息与之前帧信号数据中对应特征事件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并输出是否调节主窗口中放大区域位置的判断结果;
放大区域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位置信息判断单元输出调节放大区域位置的判断结果时,调节放大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放大区域用于对当前帧的第一信号数据中的特征事件进行放大显示;
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放大区域的位置信息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当前帧的第二信号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14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