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视频监控和射频识别统计影院观众数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1479.5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9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白民生;王柏涛;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N3/04;G06N3/08;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张然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视频 监控 射频 识别 统计 影院 观众 目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视频监控和射频识别统计影院观众数目的方法,包括:在正常入座情况下,计算机控制摄像头拍摄图像,对图像中每个座位进行标定,然后根据各个座位在图像中的坐标,截取各个座位的图像,进行基准校正;将有无观众的座位图像,输入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判定座位是否有人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读写器识别一个影院中全部座位的标签,统计各个座位的射频识别标签的信号强度范围,建立信号强度模型;在放映过程中指定时刻,计算机控制摄像头拍摄图像,输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有无观众座位的准确识别,计算机根据基准识别得到的标签数目和一次放映过程中多次实时识别得到的标签数目,按照约定的准则,计算观众数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院监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融合视频监控和射频识别统计影院观众数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影行业迅猛发展,但影院“偷漏瞒报”票房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在电影市场中,为了防止票房造假现象的出现,通常需要统计每场放映过程中观众的数目,对影视作品的票房做出准确的统计,方便制作方、影院拥有方、观众等对影视作品的质量和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
目前常用的票房监管手段主要是人工统计门票的销售情况,这种方式效率低且不易保证票房的真实性。通常采用射频识别和视频监控放还是来统计观众人数。
视频监控是一种利用深度学习智能识别观众的设备,包括上下摆动支架和摄像头部分,将摄像头安装到影院座位上方,通过上下支架调节至摄像头可以拍摄整个影院的座位。在影院放映过程中,计算机对拍摄的图像进行识别,就完成对观众的检测。当遇到拍摄的图像过亮过暗时,视频监控检测的结果会不准确。
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读写器、读写器天线、标签等部分,读写器通过读写器天线向标签辐射电磁波,为标签提供能量,并向标签发送命令。标签进入读写器天线工作范围后,获得能量开始工作,向读写器天线返回自己的标识和其他信息,读写器就完成对标签的识别。在公开的201911290776.0《一种利用射频识别统计剧场观众数目的方法》中,当座位上放有液体或金属干扰物时,射频识别的结果会不准确,此时融合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克服射频识别的缺陷。
因此,若仅考虑采用视频监控,可能会出现拍摄图像模糊或过亮过暗的情况;若仅考虑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也有可能存在干扰物等情况。采用视频监控和射频识别相结合的方式,互补空缺,实现双重准确统计,能够满足电影市场监管的需求。本发明正是为满足这种现实需求而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合视频监控和射频识别统计影院观众数目的方法,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融合视频监控和射频识别统计影院观众数目的方法,其中,包括:(1)安装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天线、摄像头和计算机;(2)在影院座位的坐面中安装唯一标识每个座位的射频识别标签,实现对影院全部座位的识别,在正常入座情况下,计算机控制摄像头拍摄图像,对图像中每个座位进行标定,然后根据各个座位在图像中的坐标,截取各个座位的图像,进行基准校正;(3)将有无观众的座位图像,输入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判定座位是否有人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正常入座情况下,读写器识别一个影院中全部座位的标签,统计各个座位的射频识别标签的信号强度范围,建立信号强度模型;(4)在放映过程中指定时刻,计算机控制摄像头拍摄图像,输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有无观众座位的准确识别,统计出观众数目,计算机根据基准识别得到的标签数目和一次放映过程中多次实时识别得到的标签数目,按照约定的准则,计算观众数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一个影院安装一个摄像头,将支架固定到天花板上,将摄像头固定到支架上,通过对比视频监控上的图像,调节支架旋钮,调整角度能拍摄到全部座位,确保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能够成功传给计算机,实现摄像头和计算机互联互通。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其中,一台读写器通过电缆连接一个影院的多个天线,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多台读写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未经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1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