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坐姿拟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2662.7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6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田杰;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A47C31/00;A47C31/12;A47C7/14;A47C7/46;B60N2/62;B60N2/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坐姿 拟合 机构 | ||
一种坐姿拟合机构,至少包括具有支撑体(4),所述支撑体(4)按照朝向包覆层(1)的方式设置在支撑点(32)上,支撑体(4)能够基于其对应的支撑点(32)的移动和其受到的包覆层(1)变形产生的压力而移动且绕其对应的支撑点(32)旋转;基于所述支撑点(32)的移动和/或受到的压力以调整若干个所述支撑体(4)彼此之间的高度差以形成支撑区域(9)的支撑形态能够变化的工作形态。本发明的坐垫采用独立控制的两点式支撑结构,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并能匹配出更为丰富的支撑形态组合。本发明的座椅能够主动调整座垫和靠垫的表面形态,达到动态调整坐姿和缓解疲劳的效果。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810242762.0,申请日为2018年03月22日,申请类型为发明,申请名称为一种坐垫及配备该坐垫的辅助学习用座椅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坐姿拟合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学生的调节主要集中于坐高、坐深、腰靠高度等大范围尺寸,或者是坐垫和靠垫的表面接触温度的调节,而坐垫和靠垫的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坐垫和靠垫可变换形态的功能主要出现在汽车座椅上,旨在适应不同的行车环境。
公开号为CN10405534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学习座椅。该发明用坐姿检测装置采集学习者坐在桌椅前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传送至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控制装置根据数据的处理结果相应控制桌椅自动调节装置,实现座椅移动、桌面自动升降或桌面自动倾斜或椅面自动升降或椅背自动倾斜。这种的学习座椅的局限在于,其只提供了座椅坐深、坐高等整体结构尺寸,而无法对坐面和靠垫的形态做出调整。而这些尺寸的调整在一般的学生中都有具备,这些调整针对的是适应人的不同体型,而无法适应不同的坐姿生理形态。
公开号为CN1020500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当前的车速和关于当前道路走向的存储数据的一种用于动态调节车辆座椅乘员身体支撑的方法。通过在行驶过程中预先计算出一条车辆最可能沿其行驶的道路,这时各个预先计算出最可能会行驶的道路比即将出现的弯道末端更长,并且在通过这段弯道时可调节适应于整个预先计算出的最有可能行驶的道路的身体支撑。该发明旨在解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座椅支撑和包裹性。其通过动态调节座椅的形态来适应不同行驶状态下的驾驶员受力情况。其解决的问题是驾驶者在行车过程中的乘坐稳定性,而并不是为了减轻长时间就坐产生的疲劳。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身体在不断地发育,身体形态不断变化,尤其是身高和骨骼形态的变化。在就坐时,座椅支撑部位的形态如果不能良好地拟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则容易导致疲劳,甚至可能导致骨骼发育畸形的情况。
可见,市面上缺乏一种可以动态调节坐垫和/或靠垫形态座椅,以适应青少年快速成长导致的不同身体形态或者匹配不同人的身体形态,以减轻疲劳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坐垫,至少包括由包覆层包覆的若干个支撑点。所述支撑点上设置有其工作面朝向所述包覆层的支撑体。其中,所述工作面能够基于其对应的支撑点的移动和其受到的包覆层变形产生的压力而移动且绕其对应的支撑点旋转。基于支撑点的移动以调整若干个支撑体彼此之间的高度差以形成由若干个工作面限定的支撑区域的支撑形态能够变化的工作形态;和/或,基于固定支撑点的条件下改变压力的大小,以形成由若干个工作面限定的支撑区域的支撑形态能够变化的工作形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体的形状由圆柱体形限定且其工作面是垂直于其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面。所述坐垫还包括连接体和支撑杆。其中,连接体的一端连接至支撑体的与所述工作面对应的固定面上。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支撑杆的一端按照共同组成球面副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支撑点由所述球面副限定。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驱动部连接并基于驱动部提供的动力而移动或固定所述支撑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2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板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刀具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