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类器件的信号带宽测试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3034.0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7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定斌;汤昊林;邹亮;唐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彼森半导体(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08 | 分类号: | H04L43/08;H04L4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环岛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器件 信号 带宽 测试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类器件的信号带宽测试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和比较器电路;被测器件分别与滤波电路和比较器电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被测器件的测试机台上的数字板卡连接,用于接收数字板卡生成的方波信号,并将方波信号转换为正弦波信号;被测器件接收正弦波信号,并根据正弦波信号输出相应幅度的电平信号;比较器电路接收被测器件输出的电平信号,并将被测器件输出的电平信号的幅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小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被测器件的带宽不满足要求。本发明通过将测试机台上数字板卡输出的方波转换为正弦波,能够降低测试机台对信号带宽频率的采样率,在满足同等测试要求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芯片的测试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成品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信类器件的信号带宽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质量管控中,芯片成品测试作为质量管控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作用非常关键,也是产品成本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环节,芯片测试成本与测试机台的成本成正向关系,如果机台成本高,则单位时间的收费就越高,所以在保证有效过滤出不良品的前提下,提高单位时间内测试效率,或者用更低端机台高质量完成产品测试,成为芯片测试环节改善成本最有效的手段。
在集成电路成品测试中,如果被测器件是通信类器件,如果需要有效测试出“信号带宽”这一指标,对机台的要求会很高,甚至是达到专用设备类性能。比方说,被测器件的信号带宽是40MHZ,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则需要机台达到160MHZ以上的采样率,市面上能满足该指标测试的机台成本一般在500万人民币以上,其测试成本非常高。集成电路的测试成本,是按照机时费来确定,如果测试机台的成本是A,则机时费约为(A+辅助设备成本)÷10。所以芯片测试成本与机台成本强相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信号带宽”指标测试对机台的要求,且能降低芯片的测试成本的信号带宽测试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类器件的信号带宽测试电路,通过将测试机台上数字板卡输出的方波转换为正弦波,能够降低测试机台对信号带宽频率的采样率,在满足同等测试要求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芯片的测试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类器件的信号带宽测试电路,其搭建于被测器件的测试机台上,包括:滤波电路和比较器电路;被测器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测试机台上的数字板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字板卡生成的方波信号,并将方波信号转换为正弦波信号;
被测器件接收所述正弦波信号,并根据所述正弦波信号输出相应幅度的电平信号;
所述比较器电路接收被测器件输出的电平信号,并将被测器件输出的电平信号的幅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小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被测器件的带宽不满足要求。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被测器件连接于选频电路和放大电路之间,使测试机台输出方波信号;滤波电路将测试机台上的数字板卡输出的方波转换为正弦波,被测器件根据正弦波信号输出相应幅度的电平信号,比较器通过比较被测器件输出的电平信号,确定其是否满足通频带宽指标。由于普通的测试机台无法输出高频段的正弦波信号,只能输出高频段的正弦波信号,因此,无法对高带宽的被测器件进行测试。本发明只需将该电路搭建于普通的价格较低的测试机台上,通过滤波电路将测试机台产生的方波转换为正弦波,即可实现高带宽范围(通常指0~150MHZ)的信号放大器件的测试,能够大幅度减少被测器件的测试成本。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通信类器件的信号带宽测试电路中,所述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数字I/O接口接入所述数字板卡,所述数字板卡获取所述比较器电路的比较结果。本发明通过测试机台上的数字板卡接收比较器的判断结果,并进行显示,实施简单,且通用性和实用性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彼森半导体(珠海)有限公司,未经英彼森半导体(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3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