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绞线断丝固定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3281.0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峰;柴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泰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82 | 分类号: | G01N2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5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绞线断丝 固定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捻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绞线断丝固定监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导线铜环、支撑杆、磁力开关;检测装置设置在分束板与聚拢部之间,检测装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检测装置上沿分束板轴心排列,且多个检测装置1朝向聚拢部的一端向聚拢部轴心聚拢;通过限位板拉动断裂后的钢丝绳,从而把检测装置与聚拢部之间的钢丝绳拉入检测装置内,并把环形磁铁朝向分束板的一侧钢丝绳吸附在管道内,从而让分束板与检测装置之间的钢丝绳保持绷直状态,避免断裂后的钢丝绳无法控制,缠绕在未断裂的钢丝绳上,导致未断裂钢丝绳产生断裂,同时通过磁力开关感应检测装置内产生磁力,以关闭捻股机,避免产生出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捻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绞线断丝固定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钢绞线的年产量成倍增长,钢绞线的生产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在捻股机生产钢绞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钢丝绳断裂,特别是在捻股机的聚拢部的钢丝绳,此处的钢丝绳由于扭转的作用最大,从而发生断裂的概率最高,如钢丝绳断裂后继续生产钢绞线,则会生产出废品,同时当一根或多根钢丝绳断裂后,断裂后的钢丝绳会受应力的影响向后反弹,导致断裂的钢丝绳无法控制,断裂的钢丝绳缠绕在未断裂的钢丝绳上,可能导致未断裂钢丝绳产生断裂,影响钢绞线的生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钢绞线断丝固定监测装置,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钢绞线断丝固定监测装置,包括:机架、检测装置、导线铜环、支撑杆、磁力开关;所述机架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部靠后固定连接有磁力开关,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线铜环,所述导线铜环内侧活动连接有多个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后端内侧均通过连接杆与管固定连接;所述管固定连接后端固定连接有分束板;所述分束板与机架后侧活动连接;所述机架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聚拢部;所述检测装置多个检测装置上沿分束板轴心排列,且多个检测装置朝向聚拢部的一端向聚拢部轴心聚拢;所述分束板与检测装置的孔径内部依次穿插设置有钢丝绳且向聚拢部捻股聚拢。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导电片、绕组、管道、挡板、限位板、导电板;所述壳体后端内侧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前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外侧与导线铜环滑动连接;所述壳体前端内部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将壳体内部空腔分割成A、B两个空间;所述管道设置在空间A内且外表面缠绕绕组,所述绕组匝数前疏后密;所述限位板设置在管道内;所述导电板设置在空间B内;所述贯穿检测装置内部的钢丝绳均要通过挡板、限位板和导电板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包括环形磁铁,所述环形磁铁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片一,所述环形磁铁与管道滑动连接;所述钢丝绳穿过环形磁铁内部与弹片一抵合。
优选的,所述导电板包括环形金属板,所述环形金属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片二,所述环形金属板与壳体内壁和导电片滑动连接;所述钢丝绳穿过环形金属板内部与弹片二抵合。
优选的,所述磁力开关设置在多个检测装置外侧,便于磁力开关与检测装置一对一监测。
优选的,所述壳体壁面开设有条形贯通口。
优选的,所述弹片一与弹片二为绝缘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磁力开关数量多个且磁力开关围绕多个检测装置进行环形设置排列。
有益效果
本发明运用检测装置内产生磁力,通过限位板拉动断裂后的钢丝绳,从而把检测装置与聚拢部之间的钢丝绳拉入检测装置内,并把环形磁铁朝向分束板的一侧钢丝绳吸附在管道内,从而让分束板与检测装置之间的钢丝绳保持绷直状态,避免断裂后的钢丝绳无法控制,缠绕在未断裂的钢丝绳上,导致未断裂钢丝绳产生断裂,同时通过磁力开关感应检测装置内产生磁力,以关闭捻股机,避免产生出废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泰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淮南泰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3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