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设备联动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3364.X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3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于士鹏;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67/125 | 分类号: | H04L67/125;G16Y4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孙清然;王琦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联动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设备联动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当物联网中发生预设事件时,物联网中的主设备根据本地保存的该事件对应场景推荐模型中的场景推荐条件,触发物联网中的相应设备采集并上报当前环境特征;根据所述环境特征,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场景推荐条件;场景推荐模型包括场景触发事件、场景推荐条件和场景的联动操作指令集合;如果满足,则主设备触发用户选择是否执行场景推荐模型中的设备联动操作指令;当用户选择执行设备联动操作指令时,主设备根据本地保存的物联网中每个设备的设备能力信息,触发物联网中的相应设备执行所述设备联动操作指令。应用本申请,能够提升多设备联动的实时性并降低用户信息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设备联动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物联网云平台可以实现设备的接入、控制和管理。通过将设备接入物联网云平台,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以及实现设备联动。设备联动是指当一个或多个设备状态满足一定条件时,触发对另外一个或多个设备的操作。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设备联动方案存在实时性差和用户信息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现有的设备联动方案中,通常是统一由云平台收集智能设备的数据和用户信息,并根据收集的数据信息,按照预设的场景,做出设备联动决策。由于这种方案需要由云平台进行集中控制、决策,使得当云平台管理的设备数量较多时,云平台的处理压力会很大,相应地,联动处理时延也会较大,从而影响联动实时性。并且,由于云平台需要收集用户的信息,以完成联动决策,因此用户的隐私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设备联动方法和系统,能够提升多设备联动的实时性并降低用户信息安全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设备联动方法,包括:
当物联网中发生预设事件时,所述物联网中的主设备根据本地保存的所述事件对应的场景推荐模型中的场景推荐条件,触发所述物联网中的相应设备采集并上报当前的环境特征;根据所述环境特征,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场景推荐条件;所述场景推荐模型包括场景触发事件、场景推荐条件和场景的设备联动操作指令;
如果当前满足所述场景推荐条件,则所述主设备触发用户选择是否执行所述场景推荐模型的设备联动操作指令;
当用户选择执行所述设备联动操作指令时,所述主设备根据本地保存的所述物联网中每个设备的设备能力信息,触发所述物联网中的相应设备执行所述设备联动操作指令。
较佳地,所述物联网中的主设备根据本地保存的所述事件对应的场景推荐模型中的场景推荐条件,触发所述物联网中的设备采集并上报相应的环境特征包括:
所述主设备根据所述场景推荐条件中的条件参数,通知所述物联网中的相应设备感知环境信息;
所述相应设备根据所述通知,对当前的环境进行感知,并将感知结果转化成环境特征向量后发送给所述主设备。
较佳地,所述触发所述物联网中的相应设备执行所述设备联动操作指令包括:
对于所述设备联动操作指令中的每个操作指令,所述主设备根据本地保存的所述设备能力信息,判断执行该操作指令的设备是否能够解析该操作指令,如果是,则将该操作指令直接发送给相应的指令执行设备执行;否则,触发能够解析该操作指令的设备对该操作指令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发送给相应的指令执行设备执行。
较佳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物联网中除所述主设备之外的其他设备预先将自身的设备能力信息发送给所述主设备。
较佳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3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