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用电动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3592.7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深作博史;永田芳树;川岛隆;安保俊辅;甲斐田纯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4;F04B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万利军;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用电 压缩机 | ||
本发明涉及车载用电动压缩机。车载用电动压缩机具备共模扼流线圈。共模扼流线圈具备:环状的芯,具有贯通孔;第1绕组,卷绕于芯;第2绕组,卷绕于芯,与第1绕组分离且与第1绕组相对;及环状的导电体,包围第1绕组、第2绕组及芯并且具有隔着贯通孔而互相相对的部位。芯是在正面观察贯通孔时相对于至少一个对称轴具有对称性的形状。以使至少一个对称轴位于第1绕组与第2绕组之间的方式,相对于该对称轴而第1绕组位于一侧且第2绕组位于另一侧。芯具有不被导电体覆盖的露出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载用电动压缩机。
背景技术
作为驱动车载用电动压缩机中的电动马达的变换器装置所使用的共模扼流线圈(扼流圈)的结构,在WO2017/170817号公报中公开了由导电体覆盖的扼流线圈。在这样的扼流线圈中,因在常模电流流动时产生的漏磁通而在导电体中流动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在导电体中被变换为热能。因而,扼流线圈具有阻尼效应。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扼流线圈的整体利用导电体覆盖的情况下,担心热容易滞留。另一方面,若为了提高散热性而设置不被导电体覆盖的部位,则感应电流难以流动而阻尼效应可能会降低。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散热性及阻尼效应优异的滤波器电路的车载用电动压缩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方案的车载用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部,构成为压缩流体;电动马达,构成为驱动所述压缩部;及变换器装置,构成为驱动所述电动马达。所述变换器装置具备:变换器电路,构成为将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及噪声降低部,设置于所述变换器电路的输入侧,构成为使向所述变换器电路输入前的所述直流电力中所包含的共模噪声及常模噪声降低。所述噪声降低部具备共模扼流线圈和与所述共模扼流线圈一起构成低通滤波器电路的平滑电容器。所述共模扼流线圈具备:环状的芯,具有贯通孔;第1绕组,卷绕于所述芯;第2绕组,卷绕于所述芯,与所述第1绕组分离且与所述第1绕组相对;及导电体,是包围所述第1绕组、所述第2绕组及所述芯的环状的导电体,具有隔着所述贯通孔而互相相对的部位。所述芯是在正面观察所述贯通孔时相对于长度不同的多个对称轴中的各自具有对称性的形状。以使多个对称轴中的任一个对称轴位于所述第1绕组与所述第2绕组之间的方式,相对于该一个对称轴而所述第1绕组位于一侧并且所述第2绕组位于另一侧。所述芯具有不被所述导电体覆盖的露出部。
本公开的另一方案的车载用电动压缩机具备:压缩部,构成为压缩流体;电动马达,构成为驱动所述压缩部;及变换器装置,构成为驱动所述电动马达。所述变换器装置具备:变换器电路,构成为将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及噪声降低部,设置于所述变换器电路的输入侧,构成为使向所述变换器电路输入前的所述直流电力中所包含的共模噪声及常模噪声降低。所述噪声降低部具备共模扼流线圈和与所述共模扼流线圈一起构成低通滤波器电路的平滑电容器。所述共模扼流线圈具备:环状的芯,具有贯通孔;第1绕组,卷绕于所述芯;第2绕组,卷绕于所述芯,与所述第1绕组分离且与所述第1绕组相对;及导电体,是包围所述第1绕组、所述第2绕组及所述芯的环状的导电体,具有隔着所述贯通孔而互相相对的部位。所述芯是在正面观察所述贯通孔时相对于唯一的对称轴具有对称性的形状。以使所述对称轴位于所述第1绕组与所述第2绕组之间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对称轴而所述第1绕组位于一侧并且所述第2绕组位于另一侧。所述芯具有不被所述导电体覆盖的露出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车载用电动压缩机的概要的概要图。
图2是图1的车载用电动压缩机所具备的驱动装置及电动马达的电路图。
图3A是第1实施方式的共模扼流线圈的俯视图。
图3B是图3A的共模扼流线圈的主视图。
图3C是图3A的共模扼流线圈的右侧视图。
图3D是图3A的3D-3D线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3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