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菲律宾蛤仔北方土著群体黄渤海潮间带滩涂高效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3618.8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5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霍忠明;闫喜武;陈雷;方蕾;赵雯;刘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李正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菲律宾 北方 土著 群体 渤海 潮间带 滩涂 高效 养殖 方法 | ||
1.一种菲律宾蛤仔北方土著群体黄渤海潮间带滩涂高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蛤仔苗种在我国苏北沿海以北池塘培育至壳长不低于2.5cm、全湿重不低于2.5g的大规格蛤仔苗种;
2)在每年的9~10月份,将所述大规格蛤仔苗种均匀播撒在黄渤海域潮间带滩涂上;
所述黄渤海域潮间带滩涂具有以下特点:冬季温度在-2.7℃以上,日温差≤10℃;底质为沙泥底,海流畅通、海流流速20cm/s~100cm/s,地势平坦,无工业污染;
所述黄渤海域潮间带的海水盐度为25~33ppt;海水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为硅藻门;
3)在养殖期间,在春、夏季集中清除蛤仔的敌害生物,定期检测海水的养殖指标,养殖7~10个月后收获蛤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渤海域潮间带滩涂包括渤海或黄海北部及山东半岛潮间带滩涂和黄海南部苏北海域潮间带滩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渤海或黄海北部及山东半岛潮间带滩涂播撒蛤仔苗种时,播撒密度为200粒/m2~600粒/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渤海或黄海北部及山东半岛潮间带滩涂播撒蛤仔苗种,经过9~10个月养殖,于翌年7月收获蛤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黄海南部苏北海域潮间带滩涂播撒蛤仔苗种时,播撒密度为800粒/m2~1000粒/m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黄海南部苏北海域潮间带滩涂播撒蛤仔苗种,经过7~8个月养殖,于翌年5月收获蛤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蛤仔的敌害生物包括广大扁玉螺、香螺和多棘海盘车;
所述海水的养殖指标包括水体的pH值、溶氧、COD、盐度、氨氮、活性磷酸盐、重金属、石油烃、大肠菌群和贝类毒素。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蛤仔苗种为北方土著群体;所述北方土著群体的重量为7000~10000粒/斤。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选择壳形态规整、壳缘光滑无缺刻、闭壳有力的北方土著群体大规格蛤仔苗种进行播撒;
步骤2)中在所述大规格蛤仔苗种播撒前,将所述大规格蛤仔苗种采用干法低温运输至黄渤海域潮间带滩涂;所述运输的时间≤48h;所述干法低温运输为在4~8℃条件下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36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