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综合能源系统源荷等效外特性的配网电力平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4586.3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1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苗友忠;石振江;许竞;赵铁军;张奇;王天华;张媛;王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天地电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F30/27;H02J3/00;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张朝元 |
地址: | 0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综合 能源 系统 等效 特性 电力 平衡 方法 | ||
1.一种基于综合能源系统源荷等效外特性的配网电力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收集历史年常规负荷用电数据、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数据、用户冷热用能数据、分布式电源发展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聚类形成四季典型日负荷特性曲线、四季典型日出力特性曲线,计算各时点的归一值、分布式电源置信出力;
步骤S2,提取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地块用地性质和建筑面积,采用空间负荷密度法,预测四季典型日地块最大常规电负荷,根据对应的典型曲线归一值计算各时点负荷值,绘制四季典型日常规电负荷曲线;提取综合能源系统功能区域内的电动汽车保有量,计算各时点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负荷,绘制四季典型日电动汽车负荷曲线;
步骤S3,提取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地块建筑面积,预测四季典型日综合能源系统供能范围内冷热饱和负荷,根据对应的典型日冷热负荷曲线归一值计算各时点负荷值,绘制四季典型日冷热负荷曲线;提取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根据对应的典型日出力曲线归一值计算各时点出力值,绘制四季典型日分布式电源出力曲线;
步骤S4,根据综合能源系统供能用户类别的不同,代入相应的电力平衡模型,计算综合能源系统四季典型日源荷外特性等效值,绘制四季典型日源荷外特性等效曲线;
步骤S5,根据综合能源系统四季典型日源荷外特性等效曲线,计算所需电网供电的10kV馈线条数及110kV主变台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综合能源系统源荷等效外特性的配网电力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提取历史1-3年不同类型负荷的四季用电数据,聚类形成各类负荷特性曲线,提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数据,聚类形成四季典型日电动汽车用电负荷曲线,计算各时段的充电同时系数;其中,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商业、工业、居民生活,所述聚类采用K-means聚类法;
步骤S12,取历史1-3年不同类型用户的四季冷热负荷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电负荷,聚类形成四季典型日冷热典型负荷曲线;
步骤S13,取历史1-3年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数据,聚类形成四季典型日出力特征曲线;
步骤S14,计算各时点的归一值,计算公式为,该时点归一值=典型特征曲线该时点数值/典型特征曲线最大值;计算分布式电源在设定置信概率下各时点的最小出力值;其中,所述置信概率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综合能源系统源荷等效外特性的配网电力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提取综合能源系统供能地块用地性质、建筑面积信息,采用负荷密度法,预测饱和电负荷,计算公式为,地块饱和电负荷=地块建筑面积×该类负荷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其中,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参照各省份的相关建筑标准;
步骤S22,根据步骤S1中求得的特征曲线归一值,计算典型日各时点常规电负荷,绘制典型日常规电负荷曲线;各时点常规电负荷计算公式为,该时点常规电负荷值=地块饱和负荷值×该时点常规电负荷归一值;
步骤S23,提取区域电动汽车保有量,按照典型配置估算最大充电负荷,计算各时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值,计算公式为,最大充电负荷=电动汽车保有量×最大同时系数×1.732×充电电压×典型配置下的充电电流值;其中,同时系数通过实测数据计算得来,进一步计算各时点充电负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综合能源系统源荷等效外特性的配网电力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提取地块建筑面积,预测供冷负荷饱和值,计算公式为,饱和冷负荷值=空调建筑物建筑面积×空调冷负荷指标;其中,冷负荷指标取自各地区的相应建筑标准;
步骤S32,提取地块建筑面积,预测供热负荷饱和值,计算公式为,饱和热负荷值=采暖建筑物建筑面积×采暖热负荷指标;其中,热负荷指标取自各地区的相应建筑标准;
步骤S33,根据步骤S31、S32中预测的冷热饱和负荷值,以及步骤S1中求得的冷热负荷典型日各时点归一值,计算各时点的冷热负荷值,绘制冷热负荷曲线,计算公式为,该时点冷\热负荷值=冷\热饱和负荷值×该时点冷\热负荷归一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天地电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天地电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45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