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打印系统及其走纸装置与适配的手持式打印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4661.6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0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11/00 | 分类号: | B41J11/00;B41J13/00;B41J13/10;B41J2/125;B41J3/36;B41J29/13;B41J29/393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1202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打印 系统 及其 装置 手持 打印机 | ||
本发明涉及打印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打印系统及其走纸装置与适配的手持式打印机。适配手持式打印机的走纸装置包括支架,其轨道上安设滑块,滑块具有稳固放置手持式打印机的安装位;滑块通过传动部件与第一驱动组件相接;支架上还设有进纸压轮,进纸压轮通过传动轴与第二驱动组件相接;支架的两端各设一个作为打印基准物的镜面;在装入手持式打印机后其底部将与镜面的方向相对。本发明中光电传感器接收到变化的反射信号后,将其作为打印内容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的基准。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墨盒自身的打印输出控制,克服现有技术中电信号与机械动作之间的转换导致的反馈迟滞,从而能够满足高标准的打印准确度和美观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打印系统及其走纸装置与适配的手持式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打印文档的需求在家庭中越来越大,购买家用打印机的家庭也越来越多。目前家用打印机主要有桌面喷墨打印机、桌面激光打印机、便携式热敏打印机,但是家用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体积偏大,占用家庭空间又不方便携带。便携式的热敏打印机体积小巧、方便存放,还可以轻松携带。但是热敏打印机的耗材较贵,而且热敏打印技术打印大幅彩色文档的技术复杂,还不成熟。
中国发明专利CN103481673A公开了一种用于配合便携式打印机的打印辅助装置,该打印辅助装置包括支架、安装于该支架上的走纸机构、安装于该支架上的墨头驱动机构及控制器,该走纸机构包括纸盘及卷纸轮,该墨头驱动机构包括安装该便携式打印机的喷墨座,该纸盘包括进纸板及与该进纸板平行的出纸板,该喷墨座延伸至该出纸板上方,该卷纸轮能受控制器控制将该进纸板内的纸张传输至该出纸板。打印时,将纸张放置于该放纸空间内,控制器根据输入的打印信息控制卷纸轮转动,卷纸轮将纸张导入该导向部内。纸张沿导向部的弧形导引面向上卷起并自该出纸口移出。控制器根据该打印信息控制第一转杆与该第二转杆至少其中之一转动带动驱动带左右移动从而控制喷墨座沿该横杆轴向移动。该便携式打印机同时受控打印,打印后的纸张可直接移入出纸板上。该打印辅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扩充该便携式打印机的打印区域。
但是,该打印辅助装置存在着整机体积大、结构配合度低的问题。更关键的是,由于驱动带左右移动和便携式打印机的控制均由控制器实现,导致在打印过程中便携式打印机的喷墨输出及启停动作之间存在时间滞后,拟打印页面排版效果与最终打印效果之间存在误差,不能满足用户对打印准确度和美观度的要求。
因此提供一种具备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的便携性,同时又能准确无误差实现打印,在家用打印领域是一种未被满足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打印系统及其走纸装置与适配的手持式打印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适配手持式打印机的走纸装置,包括设有轨道的支架,轨道上安设滑块,滑块具有稳固放置手持式打印机的安装位;滑块通过传动部件与第一驱动组件相接,能在后者驱动下在轨道上移动;支架上还设有进纸压轮,进纸压轮通过传动轴与第二驱动组件相接,用于将纸张传输至手持式打印机的安装位下方;所述支架的两端各设一个作为打印基准物的镜面;在将手持式打印机装入安装位后,其底部将与镜面的方向相对。
手持式打印机的底部设有光电传感器,通过在支架上设置两个镜面,利用镜面边界两侧表面反射性能差异产生反射信号的变化;光电传感器接收到变化的反射信号后,将其作为打印内容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的基准。
本发明中,所述支架的主体呈长条盒状,其一侧沿长度方向呈开口状,用于装入手持式打印机;轨道固定在与开口侧相对的安装侧板的内壁上,安装侧板底部设长条形的进纸口;在底板上设置平行于轨道的限位筋,限位筋高出底板并与手持式打印机底部的限位槽相互配合;在限位筋一侧的底板上设有平行于进纸口的长条形出纸口,所述镜面位于限位筋另一侧的底板表面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46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