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调度终端的三维徽标水印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4767.6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壹;张琦;王涛;许伟;盛凯;刘紫耀;金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G06T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韩珂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调度 终端 三维 徽标 水印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调度终端的三维徽标水印生成方法,三维坐标变换方法解决了列车调度终端应用程序图层内水印文字样式与列车调度业务固有图形样式相似导致的界面整体显示效果降低问题。单色图形变换方法解决了内置徽标图片颜色无法通过外部参数直接改动导致的列车调度信息标识色块显示效果降低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水印生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调度终端的三维徽标水印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水印生成技术是在屏幕或应用程序帧画面数据中插入用户标识、计算机网络位置和时间信息等特定信息的技术手段。该技术通过在计算机图像中加入特征信息的方式,降低了信息系统中非法行为(如人为故障和泄密)的有效溯源难度,从而起到保护应用程序内部敏感信息的作用。根据不同的信息业务要求,计算机水印存在多种实现形式,如文本、图像、点阵、二维码或数字水印。
目前,屏幕可见水印生成技术的方法基础是操作系统提供的计算机图形特征(如颜色、尺寸、倾角、透明度等)函数。应用程序的水印生成模块通过图形函数的调用,实现全屏幕或应用程序界面内的水印生成和排列。图形特征以参数的形式存储在局域网服务端内,应用程序可通过网络流程获取参数配置信息并进一步绘制水印视图层。根据水印生成模块的嵌套位置,视图层可以总是位于屏幕图层的最上方,也可以位于应用程序内的特定图层上方。屏幕可见水印生成技术的整体流程可概述如图1所示。
图1中,服务端提供的目标对象包括文字、图片或动画,应用范围可以是全屏幕或仅限于应用程序窗口内容。在完成视图层绘制后,水印生成技术还能实现水印排列方式与尺寸自动计算、水印内容根据网络内容实时更新的特殊显示效果。
现有方案的缺陷在于:在列车调度终端界面内,现有方案生成水印文字的图形特征与调度业务文字信息固有图形表示形式(如倾斜的运行线线别标识)之间会出现冲突,从而降低界面整体的显示效果。此外,为保证终端界面内列车调度信息标识色块的显示效果,水印内徽标图片的颜色属性必须与文字一致。由于徽标图片是非法行为溯源和责任判定流程中的重要依据,为避免信息被蓄意篡改,图片只能内置于应用程序中,导致现有技术无法通过外部预置单色图片的方法设置两类对象颜色一致,出现信息标识色块显示效果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调度终端的三维徽标水印生成方法,可以使水印能够在形态上显著区别于列车调度固有的二维图形表示形式,并且可以保证列车调度信息标识色块的图形表达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列车调度终端的三维徽标水印生成方法,包括:
设置包含徽标图片与文字信息的二维水印样式;
通过给定的斜角参数在图像坐标和投影坐标之间进行变换的方式实现二维水印样式到三维水印样式的输出,并计算出三维水印样式的坐标原点及三维水印样式的最小矩形边框,从而通过自动排列方法确定三维水印样式在应用程序界面的插入位置;所述图像坐标是指水印样式所在的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投影坐标为应用程序图层所在坐标系上的坐标点;
通过图传送和光栅操作实现应用程序内置徽标图片依据文字信息的颜色在视图层单色输出,使得插入水印后应用程序界面只包含列车调度信息标识固有颜色与水印颜色两种颜色,再根据插入位置以及给定的透明度参数在应用程序内生成相应的水印。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三维坐标变换方法解决了列车调度终端应用程序图层内水印文字样式与列车调度业务固有图形样式相似导致的界面整体显示效果降低问题。单色图形变换方法解决了内置徽标图片颜色无法通过外部参数直接改动导致的列车调度信息标识色块显示效果降低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4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