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能计量装置异常诊断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5333.8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4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铭;程瑛颖;杜杰;周峰;江金洋;肖冀;常仕亮;宫林;李松浓;冯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5 | 分类号: | G06F16/2455;G06F16/28;G06K9/62;G06N20/00;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贺春林 |
地址: | 40112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 计量 装置 异常 诊断 方法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计量装置异常诊断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当前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参数筛选当前电能计量装置的异常数据;通过预先构建的异常案例库和异常规则库基于所述异常数据进行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异常事件和异常类型;对所述异常事件和异常类型进行关联匹配;根据关联匹配结果确定当前电能计量装置的异常信息。本发明方法通过预先构建的异常案例库和异常规则库对获取的异常数据进行识别,从而获得对应的异常事件和异常类型;对所述异常事件和异常类型进行关联匹配,从而获得当前电能计量装置的异常信息,实现降低对熟练技术人员的依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计量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能计量装置异常诊断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能计量装置异常诊断高度依赖现场勘查分析,从发现异常到抵达现场进行充分的测试分析之间的大段时间内,检修运维人员均无法对计量装置运行状况和故障类型进行有效的推断分析,有相当比例的电能计量装置异常需要经过分析、整改、确认三次现场工作方可实现妥善处置,工作针对性较差。
现有电能计量装置异常诊断的一般流程如下:
经由客户投诉、巡视发现等途径排查发现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故障情况。
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故障情况分析,在现场完成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环境、状态参数等数据的采集测量,并现场或带回后方完成故障类型判断和整改方案制定(第一次现场工作);
确定整改方案后,由检修人员携带相应工器具和设备前往故障现场进行更换、维修、调试等内容工作,完成计量装置故障整改(第二次现场工作);
整改完成后一段时间,在负荷正常用电状态下前往现场,对整改后的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进行复查,确认其是否已恢复正常运行,如发现问题,重复派出工作人员(第三次现场工作)。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计量装置异常发现迟缓,现有管理模式和状态探查手段难以实现电能计量装置是否发生异常,客观上降低了计量装置异常发现速度,在一定条件下可能造成异常的后果恶化、范围扩大等不良影响。
异常整改效率较低,通常情况下,首次前往现场仅能进行测量分析和异常诊断,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根据一般规律和工作流程,可以实现整改方案的就地制定,但由于先期无法实现对电能计量装置异常情况的探测分析,而难以预先准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工具材料,必须在后续重新前往现场时方可完成整改,这也拖慢了电能计量装置异常整改的效率。
进行电能计量装置异常分析探查需要较高的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往往需要由具有一定技术技能水平和分析能力的熟练人员实施,尤其对部分疑难复杂的异常情况,还需要由专业领域专家实施方可准确判断异常成因并妥善制定处置方案,而这类人员目前总量较少,难以满足现场工作需求,这也造成了现场异常诊断技术力量受限、误诊误判情况时有发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能计量装置异常诊断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改善现有技术对熟练技术人员的依赖,提高计量装置的异常整改率和异常处理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能计量装置异常诊断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的当前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参数筛选当前电能计量装置的异常数据;
通过预先构建的异常案例库和异常规则库基于所述异常数据进行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异常事件和异常类型;
对所述异常事件和异常类型进行关联匹配;
根据关联匹配结果确定当前电能计量装置的异常信息。
可选的,预先构建异常案例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53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