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抑制用户负载不平衡降低配电变压器运行噪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5472.0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文;曹浩;陈非;谭奔;周卫华;卢铃;胡胜;陈炜;黄韬;车垚;周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3 | 分类号: | H01F27/33;H01F27/3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谭武艺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抑制 用户 负载 不平衡 降低 配电 变压器 运行 噪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抑制用户负载不平衡降低配电变压器运行噪声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抑制用户负载不平衡降低配电变压器运行噪声的方法包括:判断配电变压器是否同时发生噪声超标、不平衡程度超标,若同时发生噪声超标、不平衡程度超标则调节配电变压器三相的负载平衡直至配电变压器的噪声达标。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因三相负载不平衡导致的配电变压器噪声增大问题,具有操作方便、控制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抑制用户负载因素达到变压器噪声控制的效果,属于噪声源控制方法,能从根本上降低配电变压器噪声,无需安装额外的减振垫、隔声罩等设备,具有操作方便、控制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抑制用户负载不平衡降低配电变压器运行噪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变压器数量众多,与居民区距离较近,因其噪声引起的居民纠纷与投诉多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配电变压器噪声大小与其负载状态密切相关。配电变压器实际运行条件恶劣,三相负载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是导致变压器噪声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投入运行后的配电变压器噪声超标问题,以安装减振垫、加装隔声罩等控制方法为主,施工前需要变压器退出运行,存在施工过程较为繁琐、施工与降噪减振装置费用高等问题,造成配电变压器运行成本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抑制用户负载不平衡降低配电变压器运行噪声的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因三相负载不平衡导致的配电变压器噪声增大问题,具有操作方便、控制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抑制用户负载因素达到变压器噪声控制的效果,属于噪声源控制方法,能够从根本上降低配电变压器噪声,无需安装额外的减振垫、隔声罩等设备,具有操作方便、控制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抑制用户负载不平衡降低配电变压器运行噪声的方法,包括:
1)检测配电变压器是否发生噪声超标,若噪声超标则执行下一步,否则退出;
2)调节配电变压器使其三相负载平衡。
可选地,步骤2)的详细步骤包括:
2.1)检测配电变压器的不平衡程度,若不平衡程度超标则执行下一步,否则退出;
2.2)根据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载电流确定导致不平衡程度超标的原因及其对应相;
2.3)若导致不平衡程度超标的原因为对应相的负载过低,则将其他相指定大小的负载调整给导致不平衡程度超标的对应相;若导致不平衡程度超标的原因为对应相的负载过高,则将导致不平衡程度超标的对应相的指定大小的负载调整给其他相,使得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载电流大小相同。
可选地,步骤2.1)中不平衡程度的计算函数表达式为:
B=(Imax-Imin)/Imax
上式中,B表示不平衡程度,Imax表示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载电流的最大值,Imin表示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载电流的最小值。
可选地,步骤2.3)之后还包括检测配电变压器是否发生噪声超标的验证步骤。
可选地,所述检测配电变压器是否发生噪声超标的步骤包括:通过传声器采集配电变压器的声压级得到检测声压级,将检测声压级、配电变压器运行同期参考值进行对比,若检测声压级减去配电变压器运行同期参考值得到的结果超过预设阈值,则判定配电变压器发生噪声超标;否则判定配电变压器噪声达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5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