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变压器的老化程度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5901.4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5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袁田;付超;童悦;应斯;王昱晴;王欣盛;王琦;龚宇佳;杨国泰;姚艺新;邓先生;汪英英;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夏德政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老化 程度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干式变压器的老化程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干式变压器的不同类型的绝缘材料,获取每种绝缘材料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的热失重曲线数据,根据所述热失重曲线数据确定分解温度区间,并根据所述分解温度区间确定温度梯度;
获取每种绝缘材料在不同温度梯度下恒温分解得到的分解气体和碎片产物,并检测每种绝缘材料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的分解气体的组分和每种组分的含量;
根据每种绝缘材料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的分解气体的组分和每种组分的含量提取表征干式变压器热老化程度的组分特征量;
根据多种不同类型的绝缘材料的组分特征量和对应的干式变压器的老化程度构建不同类型的绝缘材料对应的热分解模型;
获取待测干式变压器的绝缘材料热分解得到的待测分解气体的组分、每种组分的含量和组分特征量,并根据待测分解气体的组分、每种组分的含量和组分特征量基于所述老化程度检测模块确定待测干式变压器的不同类型的绝缘材料的老化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材料的类型包括:环氧树脂类型和铁芯类型;环氧树脂类型的绝缘材料包括:环氧树脂和不同种类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固化剂、促进剂、阻燃剂、增韧剂和填料;所述铁芯类型的绝缘材料包括:铁芯涂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同步热分析仪获取每种绝缘材料在40℃-700℃下的热失重曲线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红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分解气体的组分和每种组分的含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特征量包括组分的种类、每种组分的含量、组分产气速率、特征组分比值和特征组分组合。
6.一种干式变压器的老化程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热失重分析单元,用于构建干式变压器的不同类型的绝缘材料,获取每种绝缘材料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的热失重曲线数据,根据所述热失重曲线数据确定分解温度区间,并根据所述分解温度区间确定温度梯度;
分解气体组分和含量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每种绝缘材料在不同温度梯度下恒温分解得到的分解气体和碎片产物,并检测每种绝缘材料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的分解气体的组分和每种组分的含量;
组分特征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种绝缘材料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的分解气体的组分和每种组分的含量提取表征干式变压器热老化程度的组分特征量;
热分解模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种不同类型的绝缘材料的组分特征量和对应的干式变压器的老化程度构建不同类型的绝缘材料对应的热分解模型;
老化程度确定单元,用于获取待测干式变压器的绝缘材料热分解得到的待测分解气体的组分、每种组分的含量和组分特征量,并根据待测分解气体的组分、每种组分的含量和组分特征量基于所述老化程度检测模块确定待测干式变压器的不同类型的绝缘材料的老化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绝缘材料的类型包括:环氧树脂类型和铁芯类型;环氧树脂类型的绝缘材料包括:环氧树脂和不同种类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固化剂、促进剂、阻燃剂、增韧剂和填料;所述铁芯类型的绝缘材料包括:铁芯涂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同步热分析仪获取每种绝缘材料在40℃-700℃下的热失重曲线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红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分解气体的组分和每种组分的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特征量包括组分的种类、每种组分的含量、组分产气速率、特征组分比值和特征组分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59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