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辅助设备安装支架的建筑主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6568.9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王忠;吴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淮海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G21/16;E04B1/98;E04H9/02;E04B1/86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肖美哲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辅助 设备 安装 支架 建筑 主体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设备安装支架的建筑主体结构,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两侧均设有卡接机构,所述墙体本体通过卡接机构卡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一侧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壁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本发明公开的带有辅助设备安装支架的建筑主体结构其能够通过将卡板移出卡槽为减震座和减震板进行拆卸,且支架内腔的安装座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辅助设备进行安装固定,不需要额外开设装配空槽,提高安装适配性能,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减震座以及一侧支架装配效率,有效方便后续检修维护,并且显著提高对辅助设备的安装固定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带有辅助设备安装支架的建筑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主体,是指建筑实体的结构构造,包括屋盖、楼盖、梁、柱、支撑、墙体、连接接点和基础等,传统的建筑框架主体多通过钢筋混凝土浇铸,现有通过预置的建筑主体进行装配的装配式建筑,其便携的装配能够有效缩短建筑施工时间。
中国专利文献CN208363650U公开了预制构件的安装支架、含该支架的预制墙体,其中一种预制构件的安装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下端部固定若干上调节柱,下支撑板的上端部固定与上调节柱相对设置的下调节柱,上调节柱上设置正螺纹,下调节柱上设置反螺纹,上调节柱和下调节柱外周螺纹连接套筒,采用该方法制得的预制构件的安装支架,其高度能够随不同厚度的预制楼板进行调节,应用范围更广,但该预制构件的安装支架仅能够对预制楼板进行调节,缺乏对外部设备的固定需要开孔,再次开孔又会破坏预制件整体应力,导致预制件抗震强度降低,且开槽仅能适配当前设备,影响到后续设备的更换适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带有辅助设备安装支架的建筑主体结构,其能够满足缺乏对外部设备的固定需要开孔,再次开孔又会破坏预制件整体应力,导致预制件抗震强度降低特点。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辅助设备安装支架的建筑主体结构,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两侧均设有卡接机构,所述墙体本体通过卡接机构卡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一侧设有安装机构;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壁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嵌设于墙体本体内腔两侧,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壁卡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壁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嵌设于墙体本体内腔一侧,所述第二转轴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墙体本体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贴合有两个吸音板,所述吸音板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转轴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卡接在卡槽内,且卡板一侧设有第一凸块,且第一凸块与卡槽内腔贴合,所述卡座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卡座内腔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两侧第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一端与卡板一侧相贴合,所述卡杆另一端与减震机构内腔一侧相贴合。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
所述第二滑块一侧嵌设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槽内腔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套和第二滑槽内腔一侧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座,所述减震座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卡杆一端卡接,所述减震座另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顶部嵌设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两端分别与第三滑槽内腔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与安装机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对应位置的两个固定块之间均销轴铰接有连接杆。
在本发明较佳地技术方案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淮海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淮海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6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式热驱动波前改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下航行器的耐压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