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6659.2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9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郭翔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市一两金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4 | 代理人: | 刘真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土***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晒青、摊晾、做青、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本发明引进乌龙茶加工的晒青和做青工艺,通过添加重摇青降低红茶的苦涩味,摇青能够使加速香气物质的生成,摇青是通过叶片振动和相互摩擦,使得叶片边缘的细胞组织损伤,利于提升酶促反应和物质水解,有效地去除了夏秋茶叶中滋味苦涩、香气不佳等问题,制备出滋味甜醇爽口的夏秋红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的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茶类,占世界茶叶消费量的67%,占茶叶贸易量的80%,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到2020年,世界红茶出口量将增加1.8%。可以预见,红茶仍将长期处于国际茶叶市场的主导地位。
茶叶按生产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夏秋季节温度高、光照强,茶树新梢生长迅速,采收周期长、产量大,生产成本较低,适合进行批量生产。但由于夏秋茶中的茶多酚、花青素、咖啡碱含量高,酚氨比值较大,一般情况下,夏秋茶制成的红茶普遍存在滋味苦涩、香气不佳等问题,经济效益低,茶农缺乏生产动力,造成了夏秋茶的资源极大浪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理念的逐渐改变,茶叶因其天然、保健的自身特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文化的推广也使茶叶消费者呈现年轻化趋向,科技的进步也促使茶叶产品需求与生产研发朝多样化、创新化方向发展。茶叶的生产和消费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绿茶、红茶和普洱茶等领域,还将向茶叶精深加工、茶叶多用方向发展,不断开发市场适销的名特优茶、茶饮料、茶保健品、茶内含成份提取物,积极延伸产业链,加速茶叶除饮用外的其他用途,如茶为食用、茶为药用以及其他领域茶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茶叶的附加值。
红茶属于发酵茶,传统的制备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筛分、拣剔等步骤。然而,正是由于红茶独特的制备方法,对于夏秋所产的茶叶来说,依据传统方法制得的红茶,一直具有滋味苦涩、香气不佳等问题,如何消除上述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
专利申请201811382222.9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萎调,将摘下的鲜叶充分摊晾在竹筛上,按6~8cm的厚度摊放,置于阴凉处晾晒,晾晒时间为22~25h;揉捻,人工揉捻,反复搓揉,揉捻时间为0.5~ 0.8h;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高温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送进高温烘焙室,用100~120℃的高温烘焙,高温烘焙时间10~ 15min,高温毛烘干;低温烘焙,将高温烘焙的茶叶立马送进低温烘焙室,用 40~50℃的低温烘焙,低温烘焙时间为5~10min,低温慢烘;抖筛,将烘焙后的茶叶放置孔径为2mm抖筛中,按2~3cmcm的厚度摊放,每分钟抖60~80 次,将微小茶叶筛出,剩余初步大小合格的茶叶留在抖筛上。
该专利申请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工艺对红茶进行制作,并不能克服现有的缺陷,对茶叶的选取仍然是春茶,夏秋茶依然得不到应有的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引进乌龙茶加工的晒青和做青工艺,茶叶鲜叶经晒青、摊晾、做青、揉捻、发酵、干燥等程序后,制成滋味甜醇爽口的夏秋红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本方法无需添加外源物质,仅通过加工工艺的改进即可解决传统夏秋红茶苦涩味重的问题,对开发红茶新产品,提高茶叶整体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基于此,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晒青:在温度25℃~30℃的条件下,将新鲜的茶叶薄摊于晾晒容器内进行晾晒;
所述晾晒容器,最好为竹制篾盘,既能承托茶叶,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便于促进晒青工艺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市一两金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吉首市一两金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66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测系统及其探测方法
- 下一篇:轨道工程车辆用制动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