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沟槽型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6895.4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倪炜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炜江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槽 mosfet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沟槽型MOSFET器件,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漏极、n+衬底、n+缓冲层、n-漂移层、CSL层、p+埋层、p阱、p+区和n+区、栅介质、多晶硅栅、栅源隔离介质、源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的有源区有两类不同结构的原胞组成,其中一类原胞为MOSFET导电原胞A;另一类原胞为对沟槽栅结构进行电场屏蔽的原胞B,原胞B中p+埋层通过其上方的p+区与源极电联通;在平行于纸面方向,同一类原胞左右并联,在垂直于纸面的纵深方向,两类原胞交替排列,形成导电与屏蔽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型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胞A和所述原胞B的平行于纸面的截面中,台面上只有n+区或p+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型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源隔离介质在沟槽内,台面上没有栅源隔离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型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埋层比其上的所述p+区的纵深方向的尺寸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型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CSL层的掺杂浓度大于等于所述n-漂移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型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型MOSFET器件的沟槽深度大于所述p阱的深度,但小于所述CSL层的深度。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沟槽型MOSFE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导电型n+SiC衬底上依次外延n+缓冲层、n-漂移层以及n型CSL层;
S2、刻蚀标记,刻蚀介质掩膜,进行Al离子注入,形成平行于纸面方向有序排列的p+埋层;
S3、进行第二次外延,在所述CSL层上继续外延n-外延层;用离子注入方法形成p阱、n+区和p+区;
S4、进行沟槽刻蚀,形成U型沟槽;相继进行高温激活退火以及牺牲氧化使沟槽底部形成光滑的结构,并去掉侧壁的刻蚀造成的损伤层;
S5、CVD方法淀积掺杂氮和掺磷的多晶硅,使沟槽底部的厚度大于沟槽侧壁,进行热氧化,再在NO或N2O气氛中退火,形成栅介质;
S6、用LPCVD方法生长原位重掺杂低电阻率的多晶硅填充沟槽,进行平坦化刻蚀;再进行热氧化多晶硅,热氧化表面的多晶硅,并使最终剩余的多晶硅上表面高于所述p阱,下表面低于p阱,完全覆盖p阱;此时,多晶硅栅极已经形成;
S7、淀积栅源隔离介质,再用silicide方法形成源n+区和p+区的欧姆接触;之后在背面淀积金属,一起进行900-1100℃的RTA退火,形成背面欧姆接触,并改善源欧姆接触;
S8、最后相继形成栅、源的压块金属和钝化介质、聚酰亚胺保护层、及背面压块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沟槽型MOSFE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p阱为整个有源区内,而所述n+区和所述p+区为垂直于纸面的纵深方向交替排列;且p+区的深度大于p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沟槽型MOSFE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7中淀积栅源隔离介质要求过刻蚀,确保台面上的介质被刻蚀干净,剩余在沟槽中的隔离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沟槽型MOSFET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7中用silicide自对准方法形成源n+区和p+区的欧姆接触的方法如下:淀积金属Ni,进行快速RTA退火,退火温度为500-800℃,在真空或惰性气氛氛围中;退火后在浓H2SO4与H2O2的混合溶液中进行腐蚀去掉介质上的金属,剩下SiC表面反应形成的欧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炜江,未经倪炜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68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