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选择的模块化开关电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7346.9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2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晓阳;许波;董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2 | 分类号: | H02M7/12;H02M1/44;H02M1/3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励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选择 模块化 开关电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模块化开关电源装置,包括: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将输入的交流市电整流滤波为直流电;多个电源模块,用于对相连接的负载进行供电;电源选择电路,电源选择电路分别与整流滤波电路和多个电源模块相连,电源选择电路用于在接收到供电需求信号时,控制对应的电源模块开始工作。本发明的开关电源装置,能够保证输出电压之间相互隔离,且输出电压稳定,各路输出不存在干扰,并且根据供电需求控制对应的电源模块工作,提高了整体EMI性能,节能环保,同时电路方便调试,便于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选择的模块化开关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开关电源应用广泛,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需求,不同功率所用的电源拓扑也不同。主要是交流市电输入,输出我们所需要的直流电压。大多是以下电路组成:EMI电路、保护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电压转化电路、RCD(Residual Current Device,剩余电流装置)吸收电路、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现在很多公司的产品都需要固定的直流输入电压,如12V、5V,且有的产品需要多路相同的直流电压,对于这一类型的产品,很多设计员他们会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选择一款功率大的开关电源,然后在同一个输出端多路引线,在功率足够的情况下,虽然这种方案可以达到电压输入需求,但是存在着不少弊端,每一路输出电压不隔离,信号干扰较大,且里面只要有一个电路损坏,其余的电路都不能使用。
方案二:选用体积大的多抽头式变压器,其优点是做到了各路输出隔离,信号稳定。缺点也比较明显,首先是变压器体积较大,且骨架需定制,开模费用较高,其次这种方式不好调试,多路输出一直都是电源设计的难点,输出稳定差,干扰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模块化开关电源装置,能够保证输出电压之间相互隔离,且输出电压稳定,各路输出不存在干扰,并且根据供电需求控制对应的电源模块工作,提高了整体EMI性能,节能环保,同时电路方便调试,便于维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选择的模块化开关电源装置,包括: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将输入的交流市电整流滤波为直流电;多个电源模块,用于对相连接的负载进行供电;电源选择电路,所述电源选择电路分别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和所述多个电源模块相连,所述电源选择电路用于在接收到供电需求信号时,控制对应的电源模块开始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选择电路包括:接收模块、控制模块和与多个电源模块一一对应相连的开关模块,其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供电需求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电需求信号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以使所述开关模块对应的电源模块开始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无线模块中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集成一体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可选择的模块化开关电源装置,还包括:保护电路、EMI滤波电路,其中,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市电相连,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每路输出隔离,输出稳定,各路输出不存在干扰;电路方便调试,每路功率小,简单方便;维修方便,有一路输出出现问题只需要检查该模块电路;需要哪路输出就开启该路继电器,提高整体EMI性能,节能环保,且WiFi模块电路和继电器都是电气隔离类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择的模块化开关电源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7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播流推送方法、预推流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复合酞菁微粒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