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铆钉式椎体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7684.2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6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贾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佳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张权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铆钉 式椎体 支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铆钉式椎体支架,解决了传统的椎体支架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尤其是椎体骨折骨不连(Kümmell病)骨水泥注入后在椎体内移位、渗漏出椎体等并发症的问题;包括内部中空两端通透的手持杆,手持杆左端连接有支架筒,支架筒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固定槽,固定槽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另一端的外表面上固定有铆钉,固定板与驱动装置连接,支架筒的左侧面贯穿有方形丝杆,方形丝杆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漏网,支架筒左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与方形丝杆螺纹配合的丝杆套筒,丝杆套筒与驱动装置连接;本发明通过固定板上的铆钉刺入椎体内,使支架扩张后能够在椎体空腔内固定不动,避免了支架位移及骨水泥向前渗漏及脱出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铆钉式椎体支架。
背景技术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导致因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脆性骨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因骨折导致的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在临床上,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 PKP)已经非常成熟,临床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近年来,经皮椎体支架系统(vertebral body stening, VBS)也逐渐成熟起来,为临床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提供了新的选择。
经皮椎体支架系统(vertebral body stening, VBS),它的原理与血管成形术类似,有钛网支架的球囊通过通道经双侧椎弓根到达椎体骨折部位,其球囊与可膨胀式气囊相似,通过扩张球囊及撑开支架来复位塌陷的椎体,并将支架留在椎体并撤出球囊,在低压状态下向支架空腔内注入骨水泥。此术式可有效避免椎体高度恢复的二次丢失。
但是在临床中,在高度骨质疏松的椎体中遇到了支架移位的情况,原因是球囊放气后支架的弹性回缩,由于骨水泥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球囊放气后,骨水泥硬化之前所形成的腔内没有承重,才导致椎体高度丢失,而且现有的支架外表光滑,在骨水泥硬化之前很容易在腔体内滑落出椎体,从而损伤椎体外部的神经,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骨水泥在牙膏状注入椎体时呈半流体,其完全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椎体空腔内注入骨水泥后,由于支架前侧没有遮挡,骨水泥难免会泄露到椎体外,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铆钉式椎体支架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铆钉式椎体支架,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尤其是椎体骨折骨不连(Kümmell病)骨水泥注入后在椎体内移位、渗漏出椎体等并发症引起继发性脊髓、神经根及前方重要脏器损伤的问题。
一种新型铆钉式椎体支架,包括内部中空两端通透的手持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的左端连接有内部中空右端开口的支架筒,所述支架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固定槽,多个所述固定槽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的外表面上固定有铆钉,多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与安装在支架筒内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支架筒的左侧面贯穿并滑动安装有方形丝杆,所述方形丝杆位于支架筒左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开口向右的防漏网,所述支架筒的左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与方形丝杆螺纹配合的丝杆套筒,所述丝杆套筒与驱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上开有“V”形的折弯槽,所述铆钉位于折弯槽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手持杆左端的外表面和支架筒右端的内壁上分别开有连接螺纹,且二者通过连接螺纹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漏网的开口直径大于支架筒的外径,且防漏网的开口处套设在支架筒的左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佳,未经陈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7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离子保健枕头
- 下一篇:一种中风偏瘫后屈肌痉挛牵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