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透明带观察窗的膨胀水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7899.4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刚;田杰;李晗;李朝勇;管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11/02;F01P1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观察窗 膨胀 水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透明带观察窗的膨胀水箱,本发明的膨胀水箱除气口通过箱体腔室与膨胀水箱双向通气口相通,膨胀水箱双向通气口在箱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与大气相通,膨胀水箱液位报警传感器安装口不与膨胀水箱腔室相通。因此传感器不直接接触冷却液而是通过感应浮子的磁场来判断液面高度,箱体内部设置有专门的传感器磁浮子安装柱及安装室,安装柱上设计磁浮子上下限位,以保证磁浮子磁感应液面与实际液面一致,误差为±1mm。本发明的膨胀水箱观察窗方便用户了解膨胀水箱内液位高低,膨胀水箱低液位报警器及时提醒用户补加冷却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整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透明带观察窗的膨胀水箱。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卡车冷却系统普遍采用一种有膨胀空间的高置的带有压力调节装置的强制除气功能的膨胀水箱。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箱体内压力稳定,以使水路内部各处的气体可以快速的析出液面,实现除气功能;通过设定开启的压力值来限定水路系统的压力范围。当系统压力超过压力阀限定正压力时,阀门会打开,水汽混合物会通过溢流口流出箱体;当系统压力超过压力阀限定负压力时,阀门也会打开,外部空气会通过溢流口进入箱体内。这样就实现了系统压力的自动调节。随着排放的升级,冷却系统压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原膨胀水箱材料无法满足可靠性要。目前,包括奔驰等高端车型的PA66材料膨胀水箱都为不透明类型,用户在使用时,难以直观感受到膨胀水箱内部有多少冷却液,在加注冷却液时,会因不知何时冷却液加满而洒出,造成诸多不便。并且在车辆发生泄漏而传感器或线路发生故障时就会造成发动机干烧而引发故障。
膨胀水箱的另一作用是为发动机水泵提供静压头,为冷却系统提供膨胀空间、气液分离空间并方便冷却液加注。因此膨胀水箱需要处于发动机整个冷却系统的最高点,以免水泵处于负压状态而损坏。这些要求导致底盘膨胀水箱的布置非常困难,因此陆续有一些车辆将膨胀水箱安装布置在驾驶室上,相比布置在底盘上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安装位置。但是这种布置,膨胀水箱要随驾驶室翻转,其上连接的除气、加注管路需要预留翻转的运动余量,因此导致膨胀水箱及其连接管路较难布置。
随驾驶室翻转的膨胀水箱本体高度往往受限,对于一些大排量的发动机很难满足膨胀空间的设计要求,因此一些发明采用独立的膨胀腔来满足要求,但因为高度设置问题,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内虹吸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非透明带观察窗的膨胀水箱,方便用户对最高、最低液面进行观察,规避了传感器及其连接线路出现故障时冷却液不足引起的发动机故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固定在一起组成箱体,箱体通过隔板分割为储水腔室、虹吸腔室和溢流腔室,溢流腔通过膨胀水箱虹吸腔与膨胀水箱储水腔相通;
下箱体上设置有膨胀水箱出水口和膨胀水箱低液位报警器安装口,下箱体内设置有磁浮子储水室,磁浮子储水室内设置有中空的磁浮子安装柱,磁浮子安装柱内部设置有随液面浮动的磁浮子,低液位报警器安装口位于安装柱下部,低液位传感器通过低液位报警器安装口插入安装柱内的中空部位,低液位传感器能够接收磁浮子的磁力信号,低液位传感器与驾驶室仪表盘电路连接,下箱体外设置有若干下箱体管线固定支耳。
上箱体上开设有膨胀水箱注水口、膨胀水箱出气口、膨胀水箱双向通气口、最低液位观察窗口和最高液位观察窗口,上箱体外设置有膨胀水箱固定支耳及若干上箱体管线固定支耳。
上箱体的材料为PA66+GF30或透明尼龙,下箱体的材料为PA66+GF30。
上箱体和下箱体间通过振动摩擦焊焊接在一起,并形成焊接带。
膨胀箱除气口与发动机缸体出气口、缓速器冷却管路出气口及散热器的除气管路相连;膨胀水箱出水口与发动机水泵入水口连接。
膨胀水箱双向通气口位于上箱体的后部,膨胀水箱双向通气口上设置有双向通气阀,双向通气阀连接膨胀水箱引流管,膨胀水箱引流管与外界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78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