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电缆中间快速接头的绝缘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8020.8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8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戴冕;戴章;戴文忠;吴钰娟;李亮;戴超;戴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伊法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17 | 分类号: | H02G15/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电缆 中间 快速 接头 绝缘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电缆中间快速接头的绝缘防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该装置扣接结构,安装简单,可重复使用;且具有竖韧的物理性,避免电缆遭外力破坏。使用复合材料,绝缘性好、耐腐蚀防水性好,可长期浸水,不因潮湿而导致外形及防水性能发生变化。防火性能较高,当在电缆中间接头发生燃烧事故时,能有效阻止产生的冲击波及火焰,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硅橡胶材质的电缆座,耐温性能好,防止电缆中间接头发热高温造成绝缘能力下降。可根据具体需求调整相间、相对地放电间隙,提升相间和相对地绝缘强度,防止绝缘强度不足造成相对地放电和防相间短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缆中间快速接头的绝缘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的普及,电缆事故率也随之增多,大量事实证明。百分之八十的事故和电缆附件有关,特别是电缆中间接头。由于质量和安装工艺等原因,电缆中间接头一旦发生,往往会酿成电气火灾,把周围相邻电缆也破坏,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可以说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另外,由于电缆中间接头事故频发,如:外力破坏、安装工艺粗糙、产品质量、超负荷运行等,部分电缆沟内电缆数量多达二十几条,若一条电缆中间接头,其他电缆也被殃及,电力部门停电损失巨大,同时也给用户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和损失。由于抢修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加上若同时对十几路或二十几路电缆中间接头进行抢修,工作量大,作业面狭窄、作业时间长,极大影响抢修的进度、恢复送电的时间,同时也造成电力企业的售电损失和社会层面对电力服务。因此,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和供电持续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人们还不断对电缆等电力设备的体积、防水、防腐蚀、耐高温等各方面技术参数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避免电缆本体及其二次事故的发生,如何提供一种具备防火、防水功能的电缆中间快速接头的绝缘防护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缆中间快速接头的绝缘防护装置,可以解决避免电缆本体及其二次事故的发生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缆中间快速接头的绝缘防护装置,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下相互扣合安装;所述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分别封堵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由两层材料复合而成;由外向内依次为绝缘层和防火层;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所述第一壳体作为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硅橡胶材质的电缆座;所述电缆座上设有三条平行的电缆槽;所述电缆槽之间的槽壁内部具有玻璃钢材质的立板;所述立板的底端截面呈倒T型;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若干条T型卡槽;
所述电缆座通过多个立板,根据第一预设要求分别穿入对应的所述T型卡槽内;
中间电缆槽的两个槽壁上分别具有刚性盖板,两个所述刚性盖板呈预设角度设置,且相互靠近的两个边缘之间形成第一放电缝隙;
左边电缆槽的右槽壁上具有第一柔性盖板,所述第一柔性盖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左边电缆槽的宽度;所述第一柔性盖板的另一侧与左边电缆槽的左槽壁抵接,形成第二放电缝隙;
右边电缆槽的左槽壁上具有第二柔性盖板,所述第二柔性盖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右边电缆槽的宽度;所述第二柔性盖板的另一侧与右边电缆槽的右槽壁抵接,形成第三放电缝隙;
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放电缝隙高度不同;所述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上具有与所述电缆槽相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若干条T型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左边电缆槽的左槽壁上设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搭钩,所述第一柔性盖板的另一侧根据第二预设要求抵接在对应的搭钩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伊法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伊法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8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层拉伸剥离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缆用减震电缆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