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T形节间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8729.8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宝;贾喜;贾文文;汪凯;杨安营;徐星明;张微;杨璋;韩晓军;刘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模壳 混凝土 组合 节间 | ||
1.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T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1)和连接板(2),承重板(1)和连接板(2)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承重板(1)竖直设置且与建筑物墙体的高度相同,连接板(2)与承重板(1)的高度相同,承重板(1)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从承重板(1)上表面开始沿承重板(1)的高度方向开设并贯穿承重板(1),连接板(2)开设有浇筑孔(21),浇筑孔(21)从连接板(2)上表面开始,沿连接板(2)的高度方向开设并贯穿连接板(2),连接板(2)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长度方向侧壁,且连接板(2)高度方向中心线与承重板(1)高度方向中心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T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长度方向侧壁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T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长度方向侧壁长度是连接板(2)长度方向侧壁长度的三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T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长度方向两内壁之间设置有多组拉紧组件(3),拉紧组件(3)在承重板(1)的高度方向由承重板(1)的底端向顶端等距分布;拉紧组件(3)在承重板(1)的长度方向随着拉紧组件(3)的所处高度逐渐升高,拉紧组件(3)依次从承重板(1)一宽度方向内壁向对称宽度方向内壁等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T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3)包括拉杆(31)、卡块(32)和卡套(33),拉杆(31)水平设置且与承重板(1)长度方向内壁垂直,卡块(32)固定连接在拉杆(31)长度方向两端下表面,卡套(33)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长度方向内壁,当拉紧组件(3)处于拉紧状态时,卡块(32)卡接在卡套(3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T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2)包括插接块(321)和导向块(322),插接块(32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位于靠近承重板(1)内壁的一侧,导向块(322)位于插接块(321)远离承重板(1)内壁的一侧,且导向块(322)从靠近拉杆(31)的一端向远离拉杆(31)的一端逐渐向靠近插接块(321)的一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T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321)内壁开设有嵌槽(3211),嵌槽(3211)与导向块(322)相适配,导向块(322)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3221),滑块(3221)滑动嵌设在嵌槽(3211)内,导向块(322)与插接块(321)之间设置有压簧(4),压簧(4)一端与导向块(322)顶端靠近插接块(321)的一侧固定连接,剩余一端与嵌槽(3211)内壁固定连接,卡套(33)顶端远离承重板(1)内壁的一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限位板(5)与承重板(1)长度方向内壁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T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33)周向外壁开设有透气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87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