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99114.7 申请日: 2020-09-22
公开(公告)号: CN112139223A 公开(公告)日: 2020-12-29
发明(设计)人: 李少华;李原华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省佳园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9B3/00 分类号: B09B3/00;B09B5/00
代理公司: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代理人: 于晓庆
地址: 137000 吉林省白***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动物 尸体 无害化 处理 系统 工艺
【说明书】:

一种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涉及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解决了现有焚烧处置法和掩埋法存在的处理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易造成空气和地下水源污染、臭味难闻、选址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封闭式运输;消毒;破碎;高温高压灭菌;干燥;搅拌;螺旋压榨;风冷降温除杂。本发明采用“化制干燥”高温高压法,主要通过向化制罐夹层和中轴通入高温高压饱和蒸汽,间接加热物料,使罐内达到高温(120‑180℃、0.25~0.35mpa)高压状态来完全杀灭畜禽尸体内的病原体,泄压后通过抽真空加热达到干燥物料的目的,处理后的物料可以做生物有机肥的原料或非人类食用的动物饲料,得到的油脂可用于工业用油或提炼生物柴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仍在部分区域呈流行态势,存在免疫带毒和免疫临床发病现象。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畜禽感染病原机会增多,病原变异几率加大,新发疫病发生风险增加。研究表明,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动物疫病如不加强防治,将会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尤其患病动物尸体及其屠宰废弃物危害更大。

畜产品作为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肉案子”和餐桌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源头之一。近年来,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直接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

中国为畜禽养殖与畜禽产品消耗大国,畜禽养殖技术创新成果突出,但对病死畜禽作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畜禽无害化产物的资源再利用、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欧美国家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比中国早,病死动物产物资源再利用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上下游建立紧密的产业链。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猪的死亡率为5-10%,家禽的死亡率为8%左右,牛羊的死亡率为3%左右,宠物的死亡率为2%左右,貂狐的死亡率为3%左右,根据以上的数据计算,我国每年约产生超过200万吨左右的病死畜禽废弃物。

动物尸体及其屠宰废弃物作为一类特殊的生产、生活垃圾,具有传播疾病、危害食品安全、危害生态环境、冲击经济秩序等危害,并能够由此引发影响恶劣的突发事件。病死的家畜、家禽多数是因患了某种传染病而死亡的。其中有一些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如炭疽、结核、狂犬病等,如食用这些病死的畜禽肉,人就容易被传染上这些疾病,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有些畜禽虽然不是因为传染病而死,但死亡之后,体内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就会大量繁殖并迅速散播到畜禽的肌肉里,有的细菌还能产生肠毒素,人若食用这种畜禽的肉,就会发生食物中毒。有些禽畜可能因食用被污染剧毒农药的食料而中毒死亡,人如果食用这种死畜禽,同样也有可能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于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屠宰废弃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动物无害化处理是指对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病害肉及屠宰场其他废弃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处理后,使其失去传染性、毒性而不对环境产生危害,从而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一种技术措施。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为焚烧处置。焚烧处置,是指将死亡动物控制在一定条件下,依靠自身的热值或辅助燃料,进行氧化反应或热解反应,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并使有害物质分解并无害化的处置方式,其运行成本大较高,处理成本约2500元/吨,产品附加值低,环评困难,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恶英废气,群众难接受,选址困难。

另外,部分养殖户对病死畜禽都采用掩埋法进行处理,如果不按规定选择掩埋地点,不仅会造成病原微生物再次污染,还有可能污染地下水源。目前,在大多数业务基层兽医站、定点屠宰场或部分养殖场,均未设立专门的病死动物处理设备,一般都由基层兽医人员监督养殖户或贩运户自行进行理化,部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有关规定形同虚设。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佳园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佳园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