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环保型陶瓷透水砖用高温粘结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9238.5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卢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俊杰 |
主分类号: | C04B35/63 | 分类号: | C04B35/63;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魏忠晖 |
地址: | 451000 河南省郑州市巩***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环保 陶瓷 透水 高温 粘结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环保型陶瓷透水砖用高温粘结剂及其使用方法,该高温粘结剂由以下原料制成:废玻璃、硼砂、高岭土、石英砂、石灰石、氧化镁。使用方法为:S1将原料混合并球磨,加热熔炼,水淬、粉碎、筛分制成高温粘结剂颗粒和高温粘结剂粉体;S2将陶瓷粉料制成粗骨料、中骨料和细骨料;S3粗骨料与高温粘结剂颗粒混合得底层料;中骨料与高温粘结剂颗粒、高温粘结剂粉体混合得中层料;细骨料与高温粘结剂粉体混合得面层料;S4分层布料,压制成型,保温烧结制得生态环保型陶瓷透水砖。该高温粘结剂以废玻璃为主要原料经熔炼破碎制成,成本低,结合力强,制成的陶瓷透水砖强度高,透水性能好,不易堵塞且耐冲洗,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透水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环保型陶瓷透水砖用高温粘结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垃圾分类在各个城市的宣传推广和强制执行,人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回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和日常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之前的处理方式多是露天堆放或挖坑填埋,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如何进一步寻求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式,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人们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来,海绵城市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也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这就需要具有优秀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降噪的材料,来取代城市硬化地面,透水砖便是其中一种。
透水砖是一种新型的地面铺装材料,内部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既有普通地面铺装材料的有点,又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保水性和透气性,可以有效改善因地面硬化带来的城市内涝、热岛效应等问题,保护地下水,降低城市噪音。目前,已有采用工业生产中的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备透水砖的成功案例,可用的原料有陶瓷废料、废弃耐火材料、废混凝土、金属尾矿、污泥等。而城市生活垃圾中,常见的固体废弃物便是废玻璃,玻璃与陶瓷的化学组成有相当大的成分重叠,这为废玻璃在陶瓷透水砖中的应用打下基础。如何因地制宜地回收循环利用当地的固体废弃物如陶瓷废料、废玻璃制备陶瓷透水砖,以提高透水砖的使用性能,变废为宝,节约资源,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废玻璃为主要原料的生态环保型陶瓷透水砖用高温粘结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环保型陶瓷透水砖用高温粘结剂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态环保型陶瓷透水砖用高温粘结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废玻璃60-70份、硼砂32-34份、高岭土9-12份、石英砂7-15份、石灰石4-7份、氧化镁1-3份。
所述废玻璃中SiO2的质量含量不低于65%;原料中,废玻璃与石英砂的总用量按重量份数计不低于74份。
所述废玻璃中Na2O和K2O的总质量含量不低于9%,CaO和MgO的总质量含量不低于7%。
本发明的高温粘结剂由废玻璃与硼砂、高岭土、石英砂、石灰石、氧化镁制成,废玻璃来自日常生产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玻璃品,以废玻璃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温粘结剂,用于生产陶瓷透水砖,变废为宝,可最大限度地节约矿物资源,降低成本。硼砂、高岭土、石英砂、石灰石和氧化镁用于补充B2O3、Na2O、Al2O3、SiO2、CaO、MgO成分,合理调整粘结剂的组分和含量,以获得低温高强的性能;经过高温熔炼和水淬,去除杂质,所得粘结剂各组分混合均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低的二次烧结温度和较高的粘结强度。
上述的生态环保型陶瓷透水砖用高温粘结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俊杰,未经卢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2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