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序导通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9415.X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强;李长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索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4 | 分类号: | G01R31/54;G01R29/18;G01R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序导通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序导通测试装置,包括箱体,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夹持机构和两个安装座,夹持机构位于两个安装座之间,夹持机构用于夹紧测试治具;线序检测模块设于箱体内,包括两个摄像单元,每个摄像单元分别设于两个安装座内,每个摄像单元用于分别扫描及获取双排孔线束中每排线束的图像;线材导通测试模块,设于箱体内,线材导通测试模块设有测试端口,测试端口用于与双排孔线束电连接;控制面板,设有显示模块,控制面板位于箱体上,显示模块设于控制面板上;控制模块与线材导通测试模块、控制面板和线序检测模块电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导通检测和线序检测在同一道工序中完成,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序导通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各个电器件之间都需要使用导线来进行连接,为了便于安装使用,一般会将导线作为一个零部件事先制作线束。线束有多个分支,各分支导线的长度和导线根数各不相同,在节点处采用集线插接端子,各分支的线束端设置有插接母头或公头,用来与各电器件对接。为了便于区别各导线的功能,线束中的各根导线的颜色各不相同。
线束生产完毕后需要进行导通检测和线序检测。目前,线束的导通检测在导通测试仪上进行,导通检测合格后再在线序扫描仪上进行线序检测。现有的导通检测和线序检测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即导通检测和线序检测是属于两道工序,工序间的周转需要设备和人力,如需要人工固定、拆卸线束端头两次,从而造成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线序导通测试装置,能够使导通检测和线序检测在同一道工序中完成,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序导通测试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夹持机构和两个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相对设置,所述夹持机构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紧测试治具,所述测试治具用于与双排孔线束固定连接;
线序检测模块,设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线序检测模块还包括两个摄像单元,每个所述摄像单元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座内,且两个所述摄像单元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摄像单元用于分别扫描及获取所述双排孔线束中每排线束的图像,所述线序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检测所述双排孔线束的线序是否正确;
线材导通测试模块,所述线材导通测试模块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线材导通测试模块设有测试端口,所述测试端口位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测试端口用于与所述双排孔线束电连接,所述线材导通测试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双排孔线束是否导通;
控制面板,设有显示模块,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显示模块设于所述控制面板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线材导通测试模块、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线序检测模块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线序导通测试装置设有控制模块、线材导通测试模块、控制面板、线序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通过线序检测模块中的每个摄像单元来分别扫描及获取双排孔线束中每排线束的图像,线序检测模块根据图像检测双排孔线束的线序是否正确,且线材导通测试模块中的测试端口还与双排孔线束电连接,线材导通测试模块能够检测双排孔线束是否导通;控制模块起主控作用,根据线序检测结果、线材导通检测结果响应输出处理结果至控制面板及显示模块,显示模块接收处理结果并根据处理结果来显示双排孔线束的最终检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使导通检测和线序检测在同一道工序中完成,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板、固定块和活动块,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活动块位于所述固定块的上方,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活动块之间设有滑杆,所述活动块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以固定夹紧所述测试治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索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索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4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RC余热发电透平膨胀机的冷媒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己二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