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9501.0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7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4;A61N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迷走神经 刺激 | ||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器,其电极部包括耳塞电极、耳廓电极和座体;座体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座,二者重合区域外围形成环状槽体,转动座在重合区域位于固定座内侧,柱体结构与圆柱腔体同轴设置,导电耳塞安装一端位于圆柱腔体外部,耳廓电极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接后形成环状区域并嵌设在环状槽体内,内侧卡块通过固定座嵌入转动座上环形的安装槽内,导电耳廓安装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端部,转动座与柱体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座内部具有针对柱体结构的导向结构。本发明中针对耳塞电极和耳廓电极之间的相对长度和相对角度均可进行微调,通过转动座的转动带动耳塞电极相对于固定座伸缩调整,耳廓电极可整体相对于固定座转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耳迷走神经刺激仪通常由主机和电极部两部分组成,其中,主机由壳体、电源、电刺激发生电路以及操作显示单元组成,而电极部是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用来实施耳部A、B处穴位电刺激的专用电极,其设计的形式和性能直接影响使用效果。现有的电极部的作用点位置不可改变,使用灵活性较差,针对身体形态有细微差别的使用者而言,无法根据自身的最佳舒适形状进行适应性调节。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提供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器,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器,包括主机和电极部,所述主机对所述电极部进行控制,所述电极部包括耳塞电极、耳廓电极和座体;
所述耳塞电极包括柱体结构、导电耳塞和导电杆体,所述导电耳塞设置于所述柱体结构端部,所述导电杆体嵌入柱体结构和导电耳塞内部;
所述座体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座,二者对接连接后形成圆柱腔体,连接处形成环状的重合区域,重合区域外围形成环状槽体,所述转动座在重合区域位于所述固定座内侧,所述柱体结构与所述圆柱腔体同轴设置,导电耳塞安装一端位于所述圆柱腔体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圆柱腔体内;
所述耳廓电极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导电耳廓和导体,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接后形成环状区域,所述环状区域嵌设在所述环状槽体内,且环状区域的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贯穿所述重合部分的固定座,且嵌入所述转动座上环形的安装槽内,贯穿位置允许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围绕所述环状区域轴线转动,所述导电耳廓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端部,所述导体嵌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部,且与所述导电耳廓导通连接;
所述转动座与所述柱体结构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座内部具有对所述柱体结构进行沿轴向导向的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杆体位于所述圆柱腔体内的一端与导线联通,所述导线通过所述圆柱腔体侧壁引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包括金属端以及与所述金属端连接的线束,二者嵌入所述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内;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围绕所述安装槽的圆周方向设置有金属环体,所述金属环体通过导线与所述主机连接,其中,所述金属端与所述金属环体始终保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围绕与所述圆柱腔体轴线平行的轴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金属环体安装一侧平行的另一侧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与所述金属环体同侧设置,且套设于所述金属环体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座内壁的导向带,以及安装于所述柱体结构外壁上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在所述导向带的导向下沿直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