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势感应行人过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9516.7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3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明;王雅楠;齐逸飞;周懋荃;吴思瑶;安乐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5 | 分类号: | G08G1/095;G08G1/083;G08G1/042;G08G1/16;G08B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势 感应 行人 系统 | ||
本发明专利涉及的一种手势感应行人过街系统,该系统由手势识别单元、车辆行人警示单元和时间感应单元组成。手势识别单元由手势识别感应器、手势示例组成;车辆行人警示单元由行人状态警示灯、电子报警器、LED显示屏、反光标志、车辆警示灯组成时间感应单元由计时器、时间显示屏组成。当有行人想要过马路时,可以通过手势感应器发出过街申请,手势识别感应器检测到行人手势与手势示例相符时,接通内部电源。此时,位于马路中部的车辆警示立柱被开启,车辆警示灯开始工作,警示过往车辆此处斑马线正处于过街允许状态。只有当计数器再次归零,才可以开始下一个过街周期。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街系统,该系统可以将过街的人流进行梳理与约束,从而提高路段的通畅度以及准确安全指导行人过街。
背景技术
我国的私人小汽车拥有量逐年增长,现已达到22513.4万辆,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发生的事故从2012年的204196起到2018年的244937起,总体数据依然居高不下。这对于交通信号的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保障行人过街安全方面,眉山仁寿启用“触摸式行人过街信号灯”、洛阳启用“请求式”行人过街信号灯系统,就在2020年8月6日江苏首款行人过街智能信号灯也已亮相苏州。这就为发展非接触式行人过街系统提供了条件基础。
公开号为CN210895811U的实用新型专利,将两个立柱分别设置于斑马线两端的路口处,车辆提示单元和行人警示单元设置在立柱上,车辆提示单元正对行车方向,行人警示单元正对斑马线;可提醒车辆及时减速注意安全,提醒行人注意来往车辆,可有效减少路口处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公开号为CN21072184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检测的行人过街自适应系统通过实时变化的行人流量、车流量实现适应性控制,灵活给予机动车和行人放行时间,使得行人过街设施的通行效率最大化。
公开号为CN111290584A的发明专利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的红外双目手势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可以在嵌入式端运行,与高端的手势识别设备相比本发明所述系统对于处理终端要求低,成本低,与此同时又可以适用于复杂手势的识别。
以上专利和现有技术与最初单纯的过街设施相比均有不同的进步,有的可有效减少路口处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的可以使行人过街设施的通行效率最大化,还可以适用于复杂手势的识别,对行人更安全高效地过马路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是,以上专利和现有技术与本专利相比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传统过街设施不能提供全面的过街信息。传统过街设施仅仅提供视觉方面的过街信息,并没有考虑到少数人的需求。
其次,传统过街设施约束力具有局限性。传统过街设施并未设置过街时间限制,即使在车流量极高的路段也无条件允许过街,对于不当过街行为没有约束力,不仅仅有碍于交通顺畅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再者,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在交通信号控制方面,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将对区域内部及外围道路进行联网联控,可分时段、分流量灵活控制。传统的信号灯在路口单独设置控制器,红绿灯的时长是提前设置好的,不论路面是否拥堵。而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在前端设置感知和采集设备,把路面上实时交通流量信息传输给后台指挥系统,系统根据交通流量来统筹区域内各个红绿灯的时长,以实现缓解拥堵的目的。
另外,不利于控制病毒传播,就用这次的新冠为例,它会通过皮肤接触传播,传统的行人过街系统都是接触式的,这就为病毒传播制造了条件,在人群聚集的马路口,传统的行人过街设施并不能很好的保障行人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