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用吸脱附块安装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9681.2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9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志军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刘帅 |
地址: | 21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处理 备用 吸脱附块 安装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用吸脱附块安装机构,包括主反应箱体、顶部与高温空气输送管相连通的顶部进风扩口部和底部连接有机废物收集箱的底部出风缩口部。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用吸脱附块安装机构由安装在主反应箱体内侧面的内部限位导轨框、位于内部限位导轨框上表面的折叠式底部支撑板和安装在折叠式底部支撑板下表面的抽拉分离机构组成,人们可以十分方便的对折叠式底部支撑板的角度和位置进行调节,使其可以对吸脱附块进行装卸操作;相对于传统活性炭材质,其吸附和脱附效果更佳,同时更耐高温,使其可以分离废气中更多种类的有机物;方便的控制吸脱附块装卸,操作十分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用吸脱附块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处理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用的脱附系统中主要设备包括催化床,催化床通常由耐热钢板材或工业炉窑砌体材料制成围护结构,其现有催化燃烧床结构中进风口以及常由耐热钢板材或工业炉窑砌体材料制成围护结构,其现有催化燃烧床结构中进风口以及出风口设于催化燃烧床的上下两端,但目前的催化床存在如下问题:1、催化燃烧床内部的吸脱附材料主要为活性炭机构,在最高温度为120°,导致催化效果有限;2.同时活性炭内部吸附有机废弃物无法完全脱附,脱附不干净;3、吸脱附材料装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用吸脱附块安装机构,解决目前市面上催化燃烧床内部吸脱附材料主要为活性炭,耐高温性能差、脱附不干净和吸脱附材料装卸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用吸脱附块安装机构,包括主反应箱体、顶部与高温空气输送管相连通的顶部进风扩口部和底部连接有机废物收集箱的底部出风缩口部,所述的主反应箱体内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内部限位导轨框,所述的内部限位导轨框上表面安装有折叠式底部支撑板,所述的折叠式底部支撑板上表面堆放有由沸石分子筛支撑的吸脱附块,所述的折叠式底部支撑板下表面活动装配有用于控制吸脱附块平移拆卸的抽拉分离机构。
所述的折叠式底部支撑板包括活动装配在内部限位导轨框上表面的左置第一筛板、左置第二筛板、右置第一筛板和右置第二筛板,所述左置第一筛板与左置第二筛板之间、左置第二筛板与右置第二筛板之间和右置第一筛板与右置第二筛板之间前、后端均开设有侧向装配槽,所述左置第一筛板与左置第二筛板之间、左置第二筛板与右置第二筛板之间和右置第一筛板与右置第二筛板之间的侧向装配槽内部通过侧向活动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的侧向装配槽内侧面上开设有侧向装配盲孔,所述侧向活动连接板通过内侧面两端的装配轴插入侧向装配槽的侧向装配盲孔内部与侧向装配槽活动连接。
所述的左置第一筛板、左置第二筛板、右置第一筛板和右置第二筛板上表面开设有与抽拉分离机构相配合的条形伸缩口,所述的抽拉分离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条形伸缩口下端开口前、后端的底部活动安装架、插接在底部活动安装架内部的横向抽拉杆、轴向固定在横向抽拉杆前端的前置控制手柄和轴向安装在横向抽拉杆后端的后置导料板,所述的左置第一筛板、左置第二筛板、右置第一筛板和右置第二筛板下表面位于条形伸缩口后侧焊接固定有上、下端均设有开口的底部收纳盒。
所述的底部收纳盒内侧面上固定装配有侧向复位弹片。
所述的主反应箱体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位于内部限位导轨框上表面均开设有侧向限位卡槽,所述的侧向限位卡槽下表面和内部限位导轨框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的左置第一筛板、左置第二筛板、右置第一筛板和右置第二筛板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内置底部支撑滚轮的底部传动槽,所述的底部传动槽内侧面上开设有内置挤压弹片的纵向装配槽,所述的底部支撑滚轮通过两侧转轴插入对应位置纵向装配槽内部和底部传动槽活动连接。
所述的内部限位导轨框上表面与左置第一筛板、左置第二筛板、右置第一筛板和右置第二筛板下端连接面均为相互配合的装配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志军,未经夏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高流动性驻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动拽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