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碳型永久防静电PVC卷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9897.9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葛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宗义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8;C08L79/02;C08L87/00;C08J9/14;C08J5/18;C08G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碳型 永久 静电 pvc 卷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碳型永久防静电PVC卷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将PVC树脂、聚乙烯‑乙烯醇树脂、聚苯胺、增塑剂、防老剂、稳定剂、发泡剂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搅拌融合,然后再经过混炼、塑化、硫化,通过内压延成卷材。该PVC卷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且具有优异的永久防静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碳型永久防静电PVC卷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具有优异的耐酸碱及高机械强度等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添加各种助剂,如增塑剂等来提高其抗断裂和耐寒等性能被广泛用于各种制品和器材,近些年来,在许多诸如宾馆、体育馆、图书馆之类的公共建筑里,大都使用PVC卷材作为铺设地板表面用的表层材料,因为这种材料硬度适中,有弹性,不起尘,还有隔音、防滑和保暖等作用。而在电子元件和电子设备的制造车间,以及计算机房内,则要使用有防静电功能的PVC卷材作为铺设地板的表面层,因此PVC卷材除了具有上述优点之外,还需具有能防止静电的特点。
使PVC材料具有防静电功能,则需要对PVC进行改性,调整其体积电阻率的进而达到抗静电的效果。一般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在PVC混炼过程中添加碳黑、石墨等填料,由于碳黑、石墨等是一种原料易得、价格变异并且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材料,经过改性后的PVC材料具有较低体积电阻率,有优异的永久防静电效果,但是添加该种材料后会影响PVC的拉伸强度,且其硬度也会大幅度增加,因此不适合运用到PVC卷材这种软质材料中;另一种方法是在PVC材料表面涂覆一层有抗静电效果的表面活性剂,该种方法在PVC卷材制品在后期加工、拉伸、摩擦洗涤过程中易遭到破坏,其防静电效果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减弱甚至消失。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碳型永久防静电PVC卷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PVC树脂、聚乙烯-乙烯醇树脂和聚苯胺加入到搅拌罐中,将温度升至60~80℃,搅拌30~60min,使其两种聚合物融合充分。
S2:将增塑剂、防老剂、稳定剂、发泡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加入到步骤S1中的搅拌罐中,在60~80℃下继续搅拌20~30min后,将温度升至90~100℃,搅拌混炼30~40min,将物料A倒出冷却至室温。
S3:将物料A倒入密炼机,在140~160℃进行一次塑化,得到物料B,将物料B晾至室温,倒入开炼机进行二次塑化,其中二次塑化温度140~150℃,塑化造粒后成片状材料。
S4:将步骤S3得到的片状材料在造粒机上造粒,然后倒入鼓式硫化机,温度控制在170~180℃通过内压延成卷材。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成分按重量比包括:PVC树脂100~130份、聚乙烯-乙烯醇树脂30~50份、聚苯胺20~35份、增塑剂30~45份、防老剂6~10份、稳定剂3~6份、发泡剂2~7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1.5~3.5份。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包括:
1)将锌盐、二甲基咪唑和对羟基苯甲酸加入到混合溶剂Ⅰ,其中锌盐、二甲基咪唑和对羟基苯甲酸摩尔比为0.5:0.23~0.28:0.13~0.19,然后超声搅拌,得到溶液。
2)将上述溶液移至高压反应釜中,然后放置在90~100℃下反应15~24h后得到白色粉末,过滤,烘干后得到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作为更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锌盐为硝酸锌、硫酸锌或乙酸锌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更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混合溶剂Ⅰ为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
作为更优选方案,上述所述混合溶剂Ⅰ中乙醇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6:1.5~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宗义,未经葛宗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