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熔融热渣热熔盐法回收利用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0251.1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胡长春;龚景仁;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核盛智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1B3/06;C21B13/00;C22B1/11;C22B21/00;C22B26/20;C22B34/12;C22B34/22;C22B47/00;C22B58/00;C22B59/00;C01C1/16;C01C1/24;C01C1/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张洒洒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熔融 热渣热熔盐法 回收 利用 工艺 | ||
1.高炉熔融热渣热熔盐法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氯化铵工艺和/或硫酸铵工艺,氯化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1:高炉熔融热渣与在氧气或煤气条件下于热熔渣调质池中高温火法沉淀回收铁的同时进行高温脱硫,生成新的高炉熔融热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经氨水洗涤塔洗涤后生成液体硫酸铵,二氧化碳经洗涤增压后进入碳化塔;
S12:S11得到的新的高炉熔融热渣与过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在浸取槽中进行一次热熔盐反应,生成液体氯酸盐、固体的酸不溶物和氨气;氨气于冰机中产生氨水后进入碳化塔,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铵;
S13:对S12的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的酸不溶物和液体氯酸盐,液体氯酸盐经树脂吸附、萃取提取其中的稀有元素后,剩余的液体氯酸盐与碳酸锰反应,经固液分离后得到液体氯化锰与固体碳酸钙和碳酸镁,液体氯化锰与S12中的碳酸氢铵反应,产物经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的碳酸锰和液体氯化铵;
硫酸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高炉熔融热渣或S12生成的固体的酸不溶物在氧气或煤气条件下于热熔渣脱硫调质池中高温火法沉淀回收铁的同时进行高温脱硫,产生热高炉熔融热渣或酸不溶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S22:热高炉熔融热渣或酸不溶物与过量的饱和硫酸铵溶液在浸取槽中进行二次热熔盐反应,固液分离得到固体硫酸钙及酸不溶物,以及液体硫酸盐和氟化硅气体;液体硫酸盐经树脂吸附、萃取提取其中的稀有元素,氟化硅气体进入氨洗涤塔中与氨水反应,产物经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白炭黑和液体氟化氢铵;
S23:S22剩余的液体硫酸盐加热,进行水解反应,产物经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二氧化钛和液体硫酸铝铵;
S24:S23中的液体硫酸铝铵与碳酸氢铵反应,产物经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碳酸铝铵和液体硫酸铵,固体碳酸铝铵经高温分解生成固体氧化铝、二氧化碳和氨气,二氧化碳和氨气经水吸收后生成氨水和二氧化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熔融热渣热熔盐法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S11中,高温脱硫的温度为1400-1600℃;S21中,高温脱硫的温度为1400-1600℃;S12中,一次热熔盐反应的温度为90-115℃;S22中,二次热熔盐反应的温度为200-350℃,氨洗涤塔中反应温度为25-9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熔融热渣热熔盐法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1的热熔渣调质池中或S21的热熔渣脱硫调质池中添加氟化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熔融热渣热熔盐法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S22中固液分离后的固体硫酸钙与碳酸氢铵反应,产物经重力分选出酸不溶物后再经固液分离得到液体硫酸铵和固体碳酸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熔融热渣热熔盐法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S12和S22的浸取槽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或氮气,负压为-300~-100P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熔融热渣热熔盐法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S21中的二氧化硫经氨水洗涤塔洗涤后生成液体硫酸铵,二氧化碳经洗涤增压后进入碳化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熔融热渣热熔盐法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S13中的液体氯化铵返回至S12的浸取槽中循环使用,S24中固液分离后的液体硫酸铵返回至S22的浸取槽中循环使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熔融热渣热熔盐法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S11中热熔渣调质池和S21中热熔渣脱硫调质池的余热回收利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熔融热渣热熔盐法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S11和S21中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分别对热熔渣调质池和热熔渣脱硫调质池进行加热保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熔融热渣热熔盐法回收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S22中的液体氟化氢铵经真空浓缩蒸发得到的固体氟化氢铵返回至S22的浸取槽中循环使用,参与二次热熔盐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核盛智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核盛智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02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