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强光的自动通风换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0745.X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帅;万俊杰;张雨欣;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13 | 分类号: | F24F7/013;F24F11/52;F24F11/89;F24F13/20;E05F15/603;E05F15/70;E06B7/02;E06B9/28;E06B9/38;F24F110/10;F24F110/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光 自动 通风 换气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强光的自动通风换气装置,包含控制面板、传感器组、通风换气装置及防强光装置,所述通风换气装置设置于窗户上方;所述防强光装置设置在教室窗户内侧,所述防强光装置包含多个圆杆、多个百叶窗条、多个夹具、两根传动杆及两个推杆电机,当推杆沿着滑动槽上下运动时,所述百叶窗条能够绕着圆杆成部分圆周运动,实现了百叶窗条的角度调节,从而起到防强光作用;通过将自动通风换气装置和防强光装置分开,同时利用传感器组来检测周围环境来指导控制器控制通风换气装置及强光装置,从而解决了智能教室中暂无能够同时实现自动防强光和通风装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强光的自动通风换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教学越来越普遍,当室外阳光特别强烈时一般通过拉下窗帘来保证正常教学,由于室内人数较多,为了保证室内通风需要人工将窗户打开,但是在有风时导致窗帘会飘动从而影响窗户附近的学生正常上课;另外,当窗帘拉上时会导致教室内光线不足需额外开灯保证正常教学,大大影响了教学效率,目前在智能教室中暂时没有能够实现自动防强光和通风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种可防强光的自动通风换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将自动通风换气装置和防强光装置分开,同时利用传感器组来检测周围环境来指导控制器控制通风换气装置及强光装置,根据室外光照自动调节百叶窗条的角度调整室内光照强度,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自动控制通风换气装置实现空气的流通,从而解决了智能教室中暂无能够同时实现自动防强光和通风装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防强光的自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控制面板、传感器组、通风换气装置及防强光装置,所述通风换气装置设置于窗户上方;
所述防强光装置设置在教室窗户内侧,所述防强光装置包含多个圆杆、多个百叶窗条、多个夹具、两根传动杆及两个推杆电机,所述多个圆杆的两端均匀固定在窗户的竖直窗框内侧,所述传动杆沿着竖直窗户内侧放置,所述多个夹具的中间位置和圆杆铰接,所述夹具的一端和所述百叶窗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传动杆铰接,所述两个推杆电机分别设置于窗户的水平窗框内侧且所述推杆电机的推杆成T形状且上表面设有滑动槽,所述传动杆的一端滑动接于所述滑动槽内;
设有滑动槽,所述传动杆的一端滑动接于所述滑动槽内;
所述传感器组包含光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光强传感器位于室外,所述温度传感器及空气质量传感器位于室内;
所述控制面板设有控制器及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别和推杆电机、光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及通风换气装置有线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输出室内空气质量、室内温度等。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两端是封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换气装置包含换气外壳、电机Ⅰ、进气扇、电机Ⅱ及排气风轮;
所述换气外壳两侧设有向外突出的进气外壳及排气外壳,所述进气外壳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形,所述进气外壳设有通孔Ⅰ及多个进气口Ⅰ,所述通孔Ⅰ位于所述进气外壳的中心位置,所述多个进气口Ⅰ沿着中心位置均匀对称排列,所述进气外壳内侧放置进气扇,所述进气外壳外侧中心位置设置电机Ⅰ,所述电机Ⅰ的输出轴经过通孔Ⅰ和进气扇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外壳设有容置腔和排气口Ⅰ,所述容置腔用于放置排气风轮,所述容置腔外侧中心位置设置电机Ⅱ,所述电机Ⅱ的输出轴经过通孔Ⅱ和排气风轮固定连接,所述容置腔外侧中心位置设有通孔Ⅱ;
所述控制器分别和电机Ⅰ及电机Ⅱ有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Ⅰ及电机Ⅱ为防水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换气装置还包括进气挡板,所述换气外壳内侧与进气扇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进气挡板,所述进气挡板设有多个进气口Ⅱ,所述多个进气口Ⅱ沿着中心位置均匀对称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07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滑轨式电动盘车器
- 下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干雾抑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