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绳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0771.2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7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润明;夏红杰;钟燕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3/00 | 分类号: | A41H4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南杰 |
地址: | 528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绳夹具。本发明的穿绳夹具包括固定装置以及夹持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在工作台上,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均具有弹性,第一夹臂的一端与第二夹臂的一端均连接于固定装置。本发明的穿绳夹具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操作不易疲劳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的穿绳夹具在使用时,通过固定装置将整个穿绳夹具固定于工作台,手动打开夹持装置的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将工件放置于之间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复位夹住工件,并挤压工件的压入块至凹槽块内,压入块的两个孔分别和凹槽块的两个孔重叠,人工将绳穿入该对齐的孔内,实现穿绳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绳夹具。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对于弹性工件如服装上的收紧扣与绳的穿设是由人工完成的,工人在手工穿绳时,需要人工将工件的压入块用力压入工件的凹槽块内使得工件内的弹簧压缩,使得压入块的两个孔分别和凹槽块的两个孔重叠,接着再将绳穿入两个重叠的孔中,完成穿绳的工序。由于工件是有弹力,导致工人的手指长期用力,容易疲劳,并且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操作不易疲劳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穿绳夹具。
一种穿绳夹具,包括固定装置以及夹持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以及所述第二夹臂均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夹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臂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夹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之间具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夹持底座,所述夹持底座连接在所述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一夹臂以及所述第二夹臂均连接于所述夹持底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底座与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防滑部件,所述第一夹臂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夹持端以及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夹臂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二夹持端以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夹持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端相向的表面均连接有所述防滑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部件为橡胶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端之间形成的开口呈朝外的喇叭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臂以及所述第二夹臂均延伸至突出于所述固定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中间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部的两侧,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的第一端部,所述紧固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的第二端部,所述固定座用于卡设固定于工作台,所述紧固件用于紧固所述固定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压块以及紧固螺杆,所述紧固压块位于所述固定座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且与所述紧固螺杆连接,所述紧固压块用于与所述第一端部配合,所述紧固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二端部并与所述第二端部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还包括紧固手柄,所述紧固手柄连接于所述紧固螺杆的端部。
本发明的穿绳夹具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操作不易疲劳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的穿绳夹具在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固定装置将整个穿绳夹具固定于工作台,由于所述第一夹臂以及所述第二夹臂均具有弹性,可以手动打开夹持装置的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将工件放置于之间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复位夹住工件,并挤压工件的压入块至凹槽块内,此时压入块的两个孔分别和凹槽块的两个孔重叠,人工将绳穿入该对齐的孔内,实现穿绳动作,上述工艺不需要人工长时间按压工件的压入块,节省人力,并且通过穿绳夹具辅助,提高了穿绳的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0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