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智能密封检测箱及其密封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1019.X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雷;蔡天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奂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密封 检测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新型智能密封检测箱,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16),且连接板(16)延伸至机壳(1)的内部,并与机壳(1)间隙连接,所述机壳(1)下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17),所述连接槽(17)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18),且密封圈(18)与连接槽(17)过盈连接,所述密封圈(18)与底座(2)胶接连接,所述机壳(1)和连接板(16)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孔(19),且相邻固定孔(19)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机壳(1)的前端设置有气体压力显示屏(6)、恒压时间显示屏(7)、加键(8)、减键(9)、漏气指示灯(10)、合格指示灯(11)、开始按钮(12)、检漏按钮(13)和检测口(14),所述机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精密调压阀手轮(15),所述机壳(1)的后端设置有电源模块(20)和进气口(21),且进气口(21)位于电源模块(20)的一侧,所述底座(2)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防滑脚垫(5),且防滑脚垫(5)与底座(2)胶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密封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8)的外壁设置有凸圈(181),且凸圈(181)与密封圈(18)为一体结构,所述凸圈(181)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凸圈(181)自上而下依次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密封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3),所述机壳(1)的顶部安装有提把(4),且提把(4)的两端延伸至凹槽(3)的内部,并与机壳(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密封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把(4)设置为类“U”型结构,所述提把(4)的高度大于机壳(1)宽度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密封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力显示屏(6)、恒压时间显示屏(7)、加键(8)、减键(9)、漏气指示灯(10)、合格指示灯(11)、开始按钮(12)、检漏按钮(13)和检测口(14)均设置有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密封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安装有精密调压阀、压力表、直动式电磁阀、电子式压力开关和单片机,所述精密调压阀、压力表、直动式电磁阀和电子式压力开关均安装有两个,所述直动式电磁阀和电子式压力开关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密封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20)包括电源开关和电源输入接口。
8.一种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的一种新型智能密封检测箱,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电源模块(20)的电源输入接口为智能密封检测箱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气体压力显示屏(6)恒压时间显示屏(7)被点亮;
步骤二:对智能密封检测箱进行调试并对自身的密封性进行自检;
步骤三:随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检测口(14),通过PU气管将待检测装备或仪器的充氮口与智能密封检测箱的检测口(14)紧密连接;
步骤四:打开气源,洁净气体通过进气口(21)进入智能密封检测箱的内部,按下检漏按钮(13),旋转精密调压阀手轮(15),调节气体压力值至35kPa±5kPa或15kPa±5kPa范围内,按出检漏按钮(13),再按下开始按钮(12),等待检测结果;
步骤五:检测结束后,往复按下检漏按钮(13),可停止检测过程;
步骤六:旋下PU气管一端的接口,更换被检测装备或仪器,与下一装备或仪器的充氮口连接并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奂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奂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10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面修整用全自动路面开槽机
- 下一篇:卫星导航信号无源互调测试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