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净化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1342.7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1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肖仁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珑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冷洁 |
地址: | 6117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净化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性炭净化机构,包括活性炭层和用于控制活性炭层温度的温控组件,待处理气体穿过活性炭层进行吸附净化处理时,所述的温控组件控制所述活性炭层处于第一温度,所述的第一温度高于待处理气体的露点温度。本发明所述的活性炭净化机构利用活性炭在处于高于露点的温度情况下来对气体进行吸附净化处理,能有效避免含湿气体在通过活性炭层时发生结露,避免结露产生的液体堵塞活性炭层的微孔,保障活性炭层具有良好的吸附活性和通畅性,避免净化过程的气流压降过大,减小所需的送风功率,保障长效稳定的净化效果,延长活性炭层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更换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炭净化机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着众多会产生有害气体的活动场景,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通常都需要对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减小污染,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
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净化吸附材料,将有机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污染气体在通过活性炭时,活性炭能将污染物有效吸附脱除,活性炭的微孔口径小,容易发生堵塞,导致净化过程的气流压降大,影响气流通畅性,特别是在处理高湿气体时,高湿气体在活性炭上结露使得活性炭快速发生堵塞,净化过程难以正常进行,严重影响净化效果,活性炭的损耗更快,需要定期更换,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活性炭净化机构,解决目前技术中活性炭在净化气体时容易发生堵塞,使用寿命短,更换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活性炭净化机构,包括活性炭层和用于控制活性炭层温度的温控组件,待处理气体穿过活性炭层进行吸附净化处理时,所述的温控组件控制所述活性炭层处于第一温度,所述的第一温度高于待处理气体的露点温度。本发明所述的活性炭净化机构对气体进行吸附净化处理时,通过控制活性炭的温度超过露点温度来有效避免含湿气体在通过活性炭层时发生结露,避免结露产生的液体堵塞活性炭层的微孔,保障活性炭层具有持续良好的通畅性,避免净化过程的气流压降过大,减小所需的送风功率,保障过滤效率稳定,保障长效稳定的净化效果,延长活性炭层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更换频率和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温度为30~50℃。气体的露点温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气体中的水分含量有关,通常而言含水量大的露点高,含水量小的露点低,当活性炭层处于30~50℃能有效保障高于待处理气体的露点温度,从而避免结露导致活性炭层发生堵塞,同时也避免长时间过高的温度导致活性炭层发生氧化,延长活性炭层的使用寿命,保障活性炭层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控组件控制活性炭层处于第二温度以进行脱附,当活性炭层吸附过多的污染物达到饱和状态时便无法再进行有效的净化吸附,将活性炭层加热以进行再生活化,从而无需直接更换活性炭层,降低使用成本,以达到循环使用经济环保的目的,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得污染物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小分子脱附出来,从而使得活性炭恢复活性,可以再次进行净化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温度为100~200℃,保障活性炭能够脱附活化,同时也避免活性炭发生氧化,保障活性炭层的净化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控组件包括温控电源,所述温控电源与活性炭层电连接以对活性炭层通电,本发明采用对活性炭层通电的方式来使活性炭层自身发热,活性炭自身的电阻很大,导电率较低,在利用温控电源向活性炭层通入低压电流时便能使活性炭层自身发热,与采用额外的热源来对活性炭层进行加热相比,作用原理不同,并且实施更加方便简单,结构更加紧凑,额外的热源向活性炭层传导热量时存在能量传递率的问题,热源的能量无法充分的传递给活性炭层,能量损失大,从而能耗较大,温控电源通过线缆与活性炭层电导通即可实现活性炭层温度升高,能量利用率高,功耗低,易于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珑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珑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1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