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管道TOFD检测扫查轨道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1553.0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刚;朱超;束方勇;何伟;黄伟才;刘益民;尹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陵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65 | 分类号: | G01N29/265;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管道 tofd 检测 轨道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管道检测的领域,公开了不锈钢管道TOFD检测扫查轨道及其检测方法,其包括用于抱合在待测管道外侧的弹性环箍,所述弹性环箍的两端设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重叠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的内圈,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与第二连接部的外侧相抵触,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定位件限制固定。本申请可以一次性实现对管道的周向进行检测,具有操作检测,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检测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不锈钢管道TOFD检测扫查轨道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TOFD检测又称作超声波无损检测,超声波无损检测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缺陷探伤方法,近年来在对管道检测上得以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检测管材的裂纹、机械划痕、擦伤和凹陷等内外壁的缺陷。
相关的,公告号为CN2114534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管道TOFD检测扫查轨道,包括供超声波检测车吸合的环箍,环箍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锁把、锁卡和锁套,锁把与环箍的一端铰接,锁把内穿设有转轴,锁套与转轴两端螺纹连接,锁卡的一侧开设有供锁套锁合的卡口,环箍上对称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用用于对环箍定位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主接块、副接块和定位杆,主接块和副接块分设在定位孔的两侧,主接块与副接块连接,定位杆位于连接孔内并与主接块和副接块螺纹连接。在对管道的外侧周向进行检测时,超声波检测车沿环箍的周向移动四分之三圆弧段,完成对管道外壁的四分之三圆弧段进行检测;然后需要解除对环箍的定位,接着松开锁套与锁卡的卡合,并转动环箍,接着将锁套与卡口锁合,并将超声波检测车吸合在四分之三划线位置,接着进行移动检测,当超声波检测车到达初始划线定位位置实现对管道外壁的一周检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在完成对管道外壁的一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环箍的两端解除固定,并转动环箍后再重新对环箍的两端进行锁合,存在操作步骤繁琐、检测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操作步骤繁琐、检测效率低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不锈钢管道TOFD检测扫查轨道及其检测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不锈钢管道TOFD检测扫查轨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得出:
一种不锈钢管道TOFD检测扫查轨道,包括用于抱合在待测管道外侧的弹性环箍,所述弹性环箍的两端设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重叠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的内圈,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与第二连接部的外侧相抵触,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定位件限制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之前,弹性抱箍抱紧在被测管道的外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设置,使得弹性抱箍的内圈内径可以根据被测管道的粗细进行调整,使得弹性抱箍适用于不同粗细的管道,扩大了弹性抱箍的使用范围。弹性抱箍环设被测管道一周,使得超声波检测车可以沿着弹性抱箍的外侧移动一周,即完成对管道的一周进行检测,无需在检测过程中对弹性抱箍从管道的外侧松开后并沿周向移动,简化了检测的操作步骤,有利于提高检测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端部设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倾斜面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之间的高度落差,从而便于检测过程中超声波检测车从第二连接部顺利移动 到第一连接部上,减少了超声波检测车移动过程中发生颠簸而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内部均设有空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沿厚度方向均开设有多个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一穿设孔与空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陵检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陵检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1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