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交叉感染的呼吸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3295.X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1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辉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9/02;A62B18/02;A62B23/02;A61M16/00;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王允辉 |
地址: | 5109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感染 呼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交叉感染的呼吸罩,包括罩体和固定带,罩体分成过滤部分和支持部分,套体上采用,固定带与罩体连接,罩体上设有气阀,当使用者呼气时,气阀关闭,当使用者吸气时,气阀打开。本专利,一是用于感染病毒的患者,呼气时气阀关闭,能防止患者携带的病毒向外直接传播,必须通过抗菌杀毒层过滤后排放到空气中,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患者吸气时,气阀打开,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二是用于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本专利能直接与呼吸机的供氧管路连接,不需要对患者配戴呼吸面罩,使用极其方便;三是用于与雾化供药设备的雾化药物管路直接连接,通过雾化给药,以实现肺部咽喉等及其他任何疾病需要气体供药的治疗和保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具体是涉及一种防交叉感染的呼吸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口罩存在功能单一的缺陷,并且对于安装有气阀的口罩,都是采用下述的工作方式:当呼气时,罩体内部压力变大,气体单向气阀打开,废气排出口罩外当使用者吸气时,所述的气阀关闭。比如,经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8月21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7744738U的专利文献,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传染病的医用口罩,包括罩体、松紧调节块、系带、鼻夹、警示条、电源、开关及蜂鸣器、单向气阀、滤芯出入口、滤芯本体、无菌棉布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HEPA过滤层、防菌层、药物袋和疏水纳米涂层,本发明的预防传染病的医用口罩,设置滤芯本体并内部设置药物袋,物理防护有毒颗粒与药物治疗或保健功能进行了有机结合,有效的避免空气中有害病毒及细菌的吸入;并且滤芯可更换,另外设置蜂鸣器方便病人在病房外部不舒服可以进行报警。
上述专利的气阀,呼气时,罩体内部压力变大,气体单向气阀打开,容易将患者携带的病毒传播出去,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并且功能也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交叉感染的呼吸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防交叉感染的呼吸罩,包括罩体和固定带,固定带与罩体连接,所述罩体上设有气阀,当使用者呼气时,所述的气阀关闭,当使用者吸气时,所述的气阀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气阀包括圆环形阀体、阀片和阀盖,所述的圆环形阀体的上端外围设有外环形挡片,所述阀盖的外围设有内环形挡片,圆环形阀体的下端穿过罩体插接在阀盖中,罩体夹持在外环形挡片和内环形挡片之间;圆环形阀体内设有中心板,圆环形阀体与中心板之间的环空为气流通道,中心板通过多个连接条与圆环形阀体的内壁面连接,多个连接条在中心板周边呈放射状分布,中心板的板面中心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垂直于中心板的板面,所述阀盖的底面上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杆的端部插接在固定管中,所述阀片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阀片位于圆环形阀体内且通过安装孔穿插在固定杆上,阀盖的底面上开有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阀盖的底面为斜面,圆环形阀体的下端与底面一起将阀片的一侧边夹紧固定,阀片的另一侧边是活动的,所述阀盖的通气孔靠近阀片的活动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阀片的表面设有多个环形凸起,多个环形凸起以阀片的安装孔为圆心。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形挡片上设有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用以和供氧设备的供氧管路连接,或者与雾化供药设备的雾化药物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气体过滤部分依次是由外层、防毒层、过滤层和内层构成,所述的防毒层采用的是复方纳米抗菌防毒层,所述的过滤层采用的是PTFE纳米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带,采用的是挂耳带或固定于头部的系带;所述罩体的表面且与鼻梁对应的位置设有定型金属条。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气体过滤部分表面设有多条非连续型压痕线,非连续型压痕线将罩体中的各个层热压粘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辉,未经邓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32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