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菌酶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3681.9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6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姚川;许志红;李浩;李会;杨玲;张时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461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菌酶 蛋白质 变性 过程 监测 方法 | ||
1.一种溶菌酶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步骤一:电解池的构建:采用两电极体系电解池系统,两个电极腔体中均加入100mMKCl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两支Ag/AgCl电极分别对称地插入两个电极腔体中,并且将两个电极腔体用含有一个锥形纳米通道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隔开,且两个电极腔体仅用纳米通道相连通,其中纳米通道的小口端一侧作为顺式腔,大口端一侧作为反式腔;
步骤二:溶菌酶蛋白分子折叠过程检测:将未变性或不同变性条件下的溶菌酶溶液加入到电解池的反式腔中,施加+1000mV的跨膜电压,驱动溶菌酶分子迁移通过纳米通道,并采用膜片钳放大器测量并同步采集不同折叠态的溶菌酶分子迁移通过锥形纳米通道的电流信号数据;
步骤三:数据处理:使用Clampfit和origin软件对上述电流信号数据的脉冲频率、振幅、滞留时间及事件间隔进行统计;
步骤四:溶菌酶蛋白分子变性前后脉冲信号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变性前后脉冲信号的频率、振幅、滞留时间及事件间隔信息的变化,可判断蛋白质分子是否变性、变性的比例以及蛋白质的复性能力,同时,可以依据变性前后脉冲形态变化,推演蛋白质分子的折叠方式,进而解析蛋白质折叠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菌酶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厚度为12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菌酶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通道的小口端尺寸控制在5-8nm,纳米通道的大口端尺寸控制在390-41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菌酶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Cl溶液中包含10mM的Tris-HCl,且所述KCl溶液的pH值为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学院,未经许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36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