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板弹簧的喷丸方法及预压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4277.3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开富春;刘安全;王海庆;石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10 | 分类号: | B24C1/10;B24C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方菲 |
地址: | 44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弹簧 方法 预压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弹簧的喷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对钢板弹簧的凹弧面进行一般喷丸;第二步,对所述钢板弹簧的凹弧面进行强化应力喷丸;其中,所述强化应力喷丸包括对所述钢板弹簧的预压步骤及所述预压步骤之后的喷丸步骤,所述预压步骤使所述钢板在最大作用力下预先弯曲变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板弹簧喷丸预压夹具,先对钢板弹簧进行一般喷丸,随后再对钢板弹簧进行强化应力喷丸,上述步骤将喷丸分成两步,逐渐将钢板弹簧的表面残余内应力提高,避免了直接强化应力喷丸造成的钢板弹簧的表面残余内应力变化过大,造成钢板弹簧表面脱碳层产生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弹簧喷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弹簧的喷丸方法及预压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钢板弹簧喷丸强化分为一般喷丸和应力喷丸。一般喷丸处理时,钢板在自由状态下,用高速钢丸打击钢板的表面,使其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增加其使用寿命。应力喷丸处理是将钢板在一定的作用力下的预先弯曲变形,然后进行喷丸处理,使其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应力喷丸所产生的残余压应力要远高于一般喷丸。而应力喷丸目前存在两个不足点:1.预加变形量(即预加应力)过小,其表面产生的残余压应力也较小;2.预加变形量(即预加应力)过大,对其钢板表面的脱碳层产生破坏,易造成早期断裂。目前板簧技术上对应力喷丸预加变形量(即预加应力)的研究较为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钢板弹簧的喷丸方法及预压夹具,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强化应力喷丸易造成钢板弹簧表面脱碳层产生破坏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钢板弹簧的喷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对钢板弹簧的凹弧面进行一般喷丸,消除表面微裂纹,提升表面脱碳层屈服强度,为更大强度应力喷丸做准备;
第二步,对所述钢板弹簧的凹弧面进行强化应力喷丸;
其中,所述应力喷丸包括对所述钢板弹簧的预压步骤及所述预压步骤之后的喷丸步骤,所述预压步骤使所述钢板弹簧在最大作用力下预先弯曲变形即弧高减小fmax。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板弹簧喷丸预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力机构,所述压力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源、安装架、第一压紧部、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二压紧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压紧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部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二压紧部的下端高于所述第一压紧部的下端,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安装架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安装架沿竖直方向运动;
定型小车,所述定型小车包括基座及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接部对称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两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驱动两个所述卡接部进行伸缩运动的第二动力源,每个所述卡接部均包括伸缩杆、立柱及压块,所述伸缩杆水平布置,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滑动内置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基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块水平布置,所述压块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的另一端朝靠近基座的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的钢板弹簧喷丸预压夹具用于执行所述的钢板弹簧的喷丸方法中的所述预压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先对钢板弹簧进行一般喷丸,随后在对钢板弹簧进行强化应力喷丸,上述步骤将喷丸分成两步,逐渐将钢板弹簧的表面残余内应力提高,避免了直接强化应力喷丸造成的钢板弹簧的表面残余内应力变化较大,造成钢板弹簧表面脱碳层产生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钢板弹簧喷丸预压夹具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4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