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输变配工程设备物料选型校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4469.4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楷淇;章光东;谢岗;陈煜;张会玲;程稳;季跃;胡红兰;阮琪;康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B07C5/34;B07C5/344;B07C5/36;G06F21/32;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周卫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输变配 工程 设备 物料 选型 校验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输变配工程设备物料选型校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册登陆模块、身份验证单元、数据库、操作云模块、校验模块、维修分配模块以及选型单元;
选型人员登录成功后选定电缆,并将电缆数据标记为待选型电缆信息,同时将待选型电缆信息通过手机终端发送至操作云模块,操作云模块接收到待选型电缆信息后生成选型信号,并将选型信号发送至选型单元;
所述选型单元用于根据实际需求数据对电缆进行匹配,需求数据包括电缆实际需要铺设的长度和实际需要的传输量,并将具体匹配步骤如下:
步骤一、获取实际电缆需要铺设的距离,并将实际电缆需要铺设的距离标记为L实,通过公式XL实=d1×L实获取到距离系数XL实;
步骤二、获取电缆实际需要的传输量,并将电缆实际需要的传输量标记为C实,通过公式YC实=d2×C实获取到传输量系数YC实,d1和d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d1+d2=1.32564;
步骤三、通过距离系数XL实和传输量系数YC实对电缆需求等级进行划分,若XL实≥L1,YC实≥L2,则电缆需求等级为第一等级,若XL实≥L1,YC实<L2,则电缆需求等级为第二等级,若XL实<L1,YC实≥L2,则电缆需求等级为第二等级,若XL实<L1,YC实<L2,则电缆需求等级为第三等级,L1是预设距离系数阈值,L2是传输量系数设定阈值;
步骤四、获取待选型电缆的电缆参数数据,并根据电缆参数数据对待选型电缆进行性能等级划分,待选型电缆标记为i,具体划分步骤如下:
S1:获取电缆的电阻率,并将电缆的电阻率标记为Zi,i=1,...,n;
S2:获取短路时电缆能承受的最大温度值,并将短路时电缆能承受的最大温度值标记为Ti,i=1,...,n;
S3:获取额定负荷时电缆能承受的最大温度值,并将额定负荷时电缆能承受的最大温度值标记为Oi,i=1,...,n;
S4:通过公式获取电缆性能系数Pi,其中,a1、a2以及a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a1<a2<a3,且a1+a2+a3=3.26541,为修正因子,取值为2.365214,e为自然常数;
S5:将电缆性能系数Pi与电缆性能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电缆性能系数Pi大于电缆性能系数阈值时,则电缆的性能等级为第一性能等级,若电缆性能系数Pi等于电缆性能系数阈值时,则电缆的性能等级为第二性能等级,若电缆性能系数Pi小于电缆性能系数阈值时,则电缆的性能等级为第三性能等级;
步骤五、将电缆需求等级与电缆的性能等级一一对应进行匹配,生成选型成功信号并标记为选型电缆,将选型成功信号和选型电缆一同发送至校验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44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斜顶套啤五金件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箱型肋的冷弯型钢韧性组合桥面板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